第019章[第2页/共3页]
他像是刚从城外返来,玄色披风的下摆沾了点灰尘,那马鞭还折起来握在手中,带着身后的四五小我大步流星的朝里走。在月洞门口瞧见已然换上侍卫圆领袍的阿殷,定王脚步微缓,道:“伤都好了?”
“请请请。”姜玳挥退了那女老板,引定王、常荀和身后的四名侍卫入内,里头歌舞暂歇,他隐然羞惭之色,“臣不知殿下驾到,失礼之处还请恕罪。”
阿殷要了几样小菜,闲闲的问那小丫环,“这位薛姬,我瞧着如何像是东襄人?”
显见得这儿探听不到动静,阿殷想了想,决定还是回都督府去。
外头夜风微凉,阿殷走出来闻到清爽气味时,才明白里头的香气有多么芬芳。
“谢司马体贴。”阿殷笑了笑,“些许小伤,不敷挂齿。”
这大略就是常荀经常念叨的薛姬了。
百里春的名声在凤翔城几近无人不知,而薛姬又是百里春最刺眼的招牌,她的舞姿,自是非同凡响。
东襄地盘广宽,民风彪悍,尚武的民风传承了数百年,年青的男女几近都能挽弓举枪上疆场。暮年大魏偃武修文,非常受了一阵东襄的逼迫,北庭都护府往北的几座城池都被东襄占据,耀武扬威。
“嗯。”阿殷漫不经心的点头,听到隔壁的琴声模糊传来。
那以后,东襄和大魏便又有反目之势,北宁公主虽碍于礼节在首要节日送些贺礼觉得邦交,却也只是以东襄太后的身份,再也不提北宁公主之号。北庭都护府以外的东襄军官们却记取数年前的败北之辱和屠城之恨,不会等闲放东襄贩子来往大魏,除了一些胆小彪悍、为利冒险的贩子,几近无人能出关防。
定王也没再看阿殷,只号召冯远道,“将供词都取来。”
她强忍笑意,天然不能去评鉴定王是否晓得怜香惜玉。
景兴天子即位后,为了和缓两国的干系,便遣了爱女北宁公主前去和亲。北宁公主才情敏捷、行事精干,未几久便得东襄王的宠嬖,两国干系也为之和缓。东襄并不限妇人干政,北宁公主在东襄弘扬文法,又常为东襄王出运营策,垂垂站稳脚根,威势直逼中宫王后。
定王觑着他,目含核阅,“本王听闻姜刺史持身极严,从不踏足声色之地,本日倒巧。”
在东襄那边,这场大战削去了王后的一半权势,北宁公主也不知使了甚么手腕,竟仰仗三寸之舌抛清本身,将战事得胜和墨城百姓被屠的罪名全都推给了王后一党,随即将亲生儿子推上王位,本身成了太后。
那小丫环明显是受了常荀的叮嘱,服侍阿殷到隔间坐着,问她要些甚么酒菜。
他有些愣怔,面前的舞姿都恍惚了,竟变幻成那日姜府上阿殷舞剑的模样。他看向身侧,没寻到熟谙的身影,不知为何有些空落落的,因而举起玛瑙杯,将浓烈的酒一饮而尽。
巷子两边皆是独门独户的小院,门脸瞧着不起眼,传闻里头住着的却都是来往各地的富商豪贵。走到最内里,劈面蹲着两只石狮子,摆布的院门裁撤,里头却停满了香车宝马,衣衫新奇的伴计们照顾着马匹,偶尔跟擦肩而过的小侍女调笑。
他一个“殿”字还没吐出来,常荀已经开口了,“姜刺史好兴趣,一起喝两杯?”
逼着那女老板出来递了个话儿,定王在门口只站了半晌,就见姜玳仓促走了出来。
墨城之战非常惨烈,定王夺回城池后持续率军北进,崔忱的庶出弟弟崔恒却在定王刚分开后便命令屠城,将城中东襄百姓残杀殆尽。过后崔恒因不遵军令等数条罪名被夺去统统官职,吃了军棍后在狱中蹲了半年,两年以后翻身一跃,又成了皇后嫡出金城公主的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