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开山钥匙[第1页/共3页]
挖参时先破土,然后用光滑的鹿骨钎子渐渐地一根一根地挖参须子,那行动像极了现在的考古发掘。把参须四周的土抠净后,再用青苔茅子将参拉出来。随后,用青苔茅子、桦树叶、掺上一些原土,把人参包起来,用草绳打成“参包子”。
然后,大伙接着说“快当!快当!”
一边揣摩着一边看着刘三手谨慎翼翼地用拴有铜钱的红绒绳套在参叶上,心中明白,挖参开端了。
“少店主尝尝,清目去火的,好东西。”
一旦有人喊山,那么把头就要接问“甚么货?”
就像我们面前看到的这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官方俗称的红榔头。
采参可分三个阶段:农历四蒲月间,参苗萌发,叫“放芽草”;六七月间,参叶藏在杂草中难找,叫“放黑草”;八玄月间,参籽成熟,鲜红光亮,形似鸡腰,冠诸团生细杆之上,很像榔头,官方称“红榔头市”,这是采参的黄金季候。
刘三手镇静地朝动手巴掌吐了口唾沫,抹干擦尽以后从身后的鹿皮袋子里取出只手电筒翻开以后塞进嘴里,手电的亮光恰好打在他脑袋上面的位置,跟着两只枯瘦的黑手在厚厚的落叶层里一顿细心的拨扒,一朵长着两片绿叶的红花,呈现在了视野当中。
我看着刘三手刚骂出声,却发明他也是一脸苍茫地跪在地上,瞪大了眼睛摆布观瞧,明显那声音不是从他嘴里收回来的。
我两步走到刘三手跟前一把抓着他的脖领子,正想把他拽起来,耳听俄然想起了一声暴喝:“棒棰!”
话音刚落,就闻声在他脑袋上面有人应道:“二品叶!”
这声叫唤底气实足,给我震得耳膜都嗡嗡作响。
但是还没等他话说完,脸上的神采俄然一僵,就跟便秘了似的,空着的一只手猛地朝屁股前面伸去,接着嘴里收回一声闷哼,就见一条浑身长满红点的黑头蛇被刘三手掐住了脑袋,拎在面前。
“棒棰!”
“公然是个二叶品。”
二叶品也就是指发展到两片参叶的人参,拿到内里一文不值。
此中所唱的就是上等的好参该有的模样,而刘三手手中的这棵二品叶,芦碗稀松,根须混乱,连普通好的参都算不上,只是芦头有些微微泛红,看起来有些奇特。
我一下子想起来了这棒棰的含义,在采参人找参的过程中,如果有人发明了人参就必须喊一声棒棰,这叫唤山,一是用来提示其他一起上山的搭伙我这里发明的人参,二来则是用棒棰的字意来定住人参好不让它溜走。
“为啥?”我惊奇道。
说着将红头蛇猛地往地上一摔,没等它溜走便一脚踩住了尾巴,掐着脑袋的手顺着蛇身一向往下摸,在摸到蛇颈与肛门之间略微偏后的位置时,大拇指锋利的指甲在蛇皮上悄悄一划,再用中指顺着开口在体内一口,一颗如拇指般大小的胆囊,就被这么给掘了出来。
又一声一样声音的暴喝兀自地在氛围中炸响,比上一次底气还要足,脑瓜子都是蒙的,可此次我却听清楚了声音的来源,就在刘三手的脑袋上面!
采参人有一句顺口溜:都说人参是个宝,参苗却要血来浇,根根白骨抛山崖,采参人不如一根草。
我一听顿时有些绝望,但是刘三手却冲动的跟个猴子似的,脸上的神采都快扭曲了,赶紧应话:“快当快当!”
刘三手将还冒着热气的蛇胆递到我面前,吓得我连连今后退,然后嘿嘿一乐,张大了嘴一口吞进肚,跟着喉咙“咕噜”一声,蛇胆下肚,还意犹未尽地舔舔嘴唇,给我恶心肠直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