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黄帝内经》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第29章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第1页/共1页]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抱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分歧,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气候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故喉主气候,咽主地气。故阳受民风,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心,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六合,故高低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倒霉,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消焉。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消,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倒霉,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消焉。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