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亢龙有悔,夹缝求生[第2页/共2页]
津榆驻军下辖步兵六师十二旅,马队一师两旅,炮兵两旅,外加工兵一团,兵力多达七万五千人,全数都由奉军的精华构成,以张学良和郭松龄为正副司令,因为张学良兼职太多,兵权实际上都把握在郭松龄手中。
李天宏惊奇不已:“父亲,您真的信赖阿谁肖林?他不过是个。。。。。。”
“不错!”
李景林并没介怀儿子的失态,拉开一张舆图,伏在桌子上细细看着,李天宏没敢回嘴,却满肚子的不平气,站在中间气鼓鼓的。
李景林出世于今河北省枣强县恩察镇,自幼习武,毕生不辍,多年修炼之下,李景林武功高强,善于武当剑,人称剑仙,亦精于太极拳,师承杨露禅。李景林本是汉军旗人,暮年插手清军,辛亥反动弹压武昌叛逆,担负敢死队长,因作战英勇,赏穿黄马褂。清朝垮台今后,李景林在军界沉浮,走投无路的时候投奔了张作霖,在奉系中一向属于杂牌将领,饱受架空。
李景林盯着舆图轻声嘟囔了一句,头也不抬又向李天宏问道:“天宏,我来问你,杨宇霆的屁股真能在江苏坐稳吗?”
“没想到,倒真被这个肖林说中了!”
主政直隶以来,李景林处在张作霖和冯玉祥两大权势的夹缝当中,处境艰巨,外人只看到李大督军风景的一面,却不晓得背后的风险和艰苦。
“天宏,你们不是打了个赌吗?我看哪,你会输!”
宁沪一带是天下最富庶的处所,江苏督军这把交椅,分量又比别的省分重上三分,这么大一块肥肉终究砸在杨宇霆的脑袋上,不晓得有多少人嫉恨交集。
李景林打断了李天宏的牢骚,温言经验了两句,又用手里的铅笔点了点舆图:“战线太长,四周树敌,难觉得继呀!江苏这么一个大省,只要两个师的兵力,迟早要出事!”
“初见此人,我也感觉他油滑暴躁,不堪大用,不过。。。。。。这小我身上有点特别的处所,和别人都不一样!”
各种思路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李景林恍忽了半晌,从胸中吐出一口浊气:“唉。。。。。。天宏,明天早上你解缆去趟北京,替我见见冯焕章(冯玉祥字焕章),然后再到开封走一趟,胡景翼和岳维峻那边(河南督军和省长,冯玉祥派系),也不能断了线。。。。。。”
没想到肖林却哼哼哈哈,一味的顾摆布而言他,没体例,肖大掌柜实在只会些歪门正道,再想出风头也没了本钱,只好谨慎藏拙,恐怕暴露马脚。
“父亲,他不过是信口开河,您又何必当真?”
南京的丁喜春和上海的邢士廉所部,都不是甚么精锐军队,不过仗着镇威军大败吴佩孚的气势,一时无人敢惹罢了。当然,江苏境内另有陈调元等方才归附奉系的降将,不过真打起仗来恐怕希冀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