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43章:赴考[第2页/共3页]
顾云浩一一写下以后,老仆人就拿着那张纸出去。
明天的早餐要比平常好些, 是稻米粥跟馒头, 二妞更是给顾云浩做了一碗鸡蛋面, 上面还洒了点嫩绿的葱花。
“去了学里, 必然要保重好身子, 该吃的吃, 别舍不得费钱。”
“回夫子,未曾。”
这宅子占地颇广,修的也很气度,院子里种了些花草,一起到了前厅,门子只让顾云浩两人先坐。
顾长光接过馒头,就背起了装满东西的背篼,催促道:“时候不早了,还得早些走,不然晌午前都赶不到县城。”
“二妞说得不错,吴家的牛借出去了,又没有牛车可坐,到县城要走两个多时候嘞,还背这么多东西,但是要累着人了。”
要晓得一些根底好点的人家,四岁开蒙,八岁开端治经的比比皆是。
“不敢坦白夫子,门生固然已经能背下来,但很多处所另有不通之处,望此后夫子能为门生解惑。”顾云浩正色道。
青坪村在临川县城的西边,不算远,但也并不很近,来回有两个时候的路程。
二妞笑呵呵地出去讲道。
顾云浩悄悄猜想这应当就是梁秀才的院子了。
“爹,你先歇一会。”
顾长光天然是喜不自胜,一个劲的感激梁秀才。
及至一处院落,非常清雅古朴,院中不但几排竹子,另有一株梅花,修整的很有几分风骨。
言罢, 卫氏就把那小布袋系好, 又放到顾云浩的书箧底层。
抬脚进了屋子,只见一个看着五十来岁的老者正拿着他刚写得那张纸在看。
此人一身长衫,须发斑白,刚正的脸上带着几分严厉之色。
梁秀才微微点头,捋了捋髯毛,开端问道:“你的根底不错,只是这般年纪就读完了《幼学琼林》、《声律发蒙》跟《千家诗》,学的过快,可曾全数读透了?”
“急甚么,路上累了就多歇息,实在不可下午到,明天一早去拜先生也是一样的,别累着我的乖孙。”听着催促,李氏不包涵面的对着二儿子说教。
在平时农闲的时候,倒是也会有来往的牛车,但总的来讲,牛车比走路也快不了多少,除非是有告急的事情,或是施礼太多,平常大师都还是挑选走路,毕竟也能省几文钱。
“尽听先生安排,门生谨遵教谕。”
一起到了前院讲堂的正厅,梁秀才先是带着顾云浩拜过了孔子像,顾云浩则又再向梁秀才三叩首,随后是开笔礼。
“难怪你书都背得,却不甚通透其义。”梁秀才恍然大悟地点点头,随即脸上带着多少镇静,“没想到我本日竟有缘收一个如此资质的弟子。”
“四书当中,你言已经背过了《大学》,可读过《大学章句》?”
奶奶李氏看着他瘦瘦的身形,不但有些心伤。
将顾云浩要换洗的衣裳看了又看, 肯定没有甚么疏漏, 卫氏略微松了口气, 又拿出一个小布袋。
“原是如此,多谢夫子指导。”顾云浩诚恳拜谢道。
就在这时,一个年纪稍大一点的仆人出来,他先是端了两杯茶给父子俩,而后就笑着对顾云浩道:“想必这位小公子就是来拜师的吧?请且先到那边。”
顾长光见着儿子,焦急的情感淡了很多,又见着身着生员衫的梁秀才,倒是有些拘束起来。
见顾云浩不过九岁,但行动有度,梁秀才不免起了爱才之心,遂又问:“你不过才这般年纪,怎地就开端学《大学》了?你蒙师讲学这般快?”
走到一个青瓦白墙的院子前面,父子两人止住了脚步。
又过了将近半个时候,那老仆人一脸笑意地出来,请了顾云浩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