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一战成名[第1页/共3页]
胡善围没想到她已经以另一种体例在后宫几近“成名”了。
掌事寺人无端被升级,不敢痛恨洪武帝,恰好拿胡善围撒气,柿子当然要选软的捏,捏的舒畅,也不扎手。
挣扎之时,胡善围头上的乌纱官帽不知被谁扯下来,落在地上踩扁了,为了便利戴乌纱帽,一头青丝在头顶绾成道髻,用白玉簪簪住了,现在推搡当中,玉簪掉落,青丝散开。
各宫的掌事寺人皆是七品,胡善围是八品女史,故自称“卑职”。
胡善围吼怒道:“不告而取视为贼!如何不是偷了?”
其实在客岁的时候,掌事寺人们都是六品,出了老寺人在洪武帝面前议论政治,差点砍头的事情。洪武帝命人在东西长街立“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铁碑后,就将寺人官职个人升级,之前的最高是五品,现在降为六品。本来六品的,降成了七品,以此类推。
胡善围官职寒微,用不着胡贵妃亲身调/教,怕脏了手,这事掌事寺人出马比较合适。
江全实在坐不住了,又求胡贵妃,低声道:“娘娘,藏书楼奉旨修书,若事情闹大了,皇后脸上欠都雅呐。”
藏书楼和胡善围都属于“三不管”地带,故只能本身管本身。
藏书楼本就是为了皇室而建,胡贵妃的要求,胡善围不能回绝。
掌事寺人用心挑刺,“那就是说范宫正没有同意,章程尚无威慑力。”
掌事寺人将拂尘搁在胳膊肘处,目光透着鄙夷,“哟,你一个小小八品女史,还敢顶撞?藏书楼借书还要咱家这个掌事寺人具名,咱家向来没听过有这等宫规。”
“娘娘稍等。”胡善围把借走的书单递给延禧宫的掌事寺人,要其签书画押。
不然又如何?丢了书,范宫正会责备她办事不周,会挨罚的,胡善围不想半夜在深宫提铃,大喊“天下承平”。
胡贵妃用罗扇遮面,悄声道:“不怕,藏书楼没有成文的规定,拿几本书罢了,不算犯了宫规。凭甚么皇后给我神采瞧,我就得受着?贵妃就得有贵妃的面子,不然,这类宫里头都觉得我好惹,用心把我挤下去。”
胡善围对曰:“空口无凭,需有字据为证。公公每月领俸禄,莫非拿钱就走人?不是也要在账目上具名,表示收到了吗?”
胡善围初生牛犊不怕虎,把话顶出去,“范宫正安排卑职办理藏书楼,这里每一本书,每一张纸,都由卑职掌控,册本如何收支,当然是卑职来摒挡。”
“且慢!”胡善围拦在门口,“藏书楼方才建好,并没有成文的规定。但是卑职已经草拟了藏书楼册本办理的多少章程,已经送给宫正司的范宫正,正等候范宫正的决计。”
胡贵妃的话有些刺耳,但说的是真相,胡善围风雅承认,“是的,微臣不属于六局一司,只卖力打理藏书楼。”
胡贵妃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胡善围,“有点意义,本宫传闻藏书楼最很热烈,早就想来看看,无法白日太热,怕中了暑气,特地等夜凉如水时过来,既然你卖力藏书楼,就带着本宫转一转,藏书楼里有甚么宝贝。”
胡贵妃说道:“你进宫三个月多了,还没看清宫里的法则?弱肉强食,若暴露半点荏弱,必被人找机遇捅一刀,拉下去。东西六宫驰名分的,没驰名分的嫔妃有一百多个,都想要我挪挪位置呢。我要自保,必然要立威。”
胡贵妃拉着江全坐下,“说故事那有看现成的大戏好玩?这个胡善围真真风趣,本宫彻夜不虚此行。”
江全面露愁闷之色,“娘娘,您要适可而止啊。”
掌事寺人不平气,“咱家只认宫正司公布的宫规,你随随便便写几个字,就想要咱家听你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