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卌四章野村店杨林相投 北亭口议郎拜主[第2页/共3页]
听了这话,邓飞挠挠头道:“扈官人,你这里到底是盗窟啊,还是少华山府衙啊,便连衙门做公人管的事都要管来。俺也是犯了国法之人,他们不会连我也拿了吧。”世人都是一起轰笑起来。三娘笑了一回后道:“大师先进馆内吃酒,我们边吃边说。”
柴进听了叹口气道:“真是大开眼界。”裴宣道:“官人,那这些文人帽上绣了从议二字又是何职?”三娘也将文职五等亦各有四级,是为文士、从议、疏谏、参军、儒君。文职各等四级具以一二三四为记的职衔分派说了。三娘又道:“各级人等都有分歧的月俸、报酬,有功者除了犒赏以外,还可进级职衔,奖惩皆按寨中端方而定,不分亲疏。”
这却苦了柴进,大官人未曾吃得这点苦头,偶然走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时,只吃干粮,委实难以下咽,但见三娘啃普通的粗面干粮,还是与世人谈笑风生时,柴进也只得勉强下咽。
为首一人贯一顶熟铁盔,上写“左郎”两字,身上都掩铁片甲,垮一口刀,见了扈三娘一行人,上前来问道:“来人且住,是过往商旅么?”
席间,三娘提及要与世人投少华山时,杨林道:“早闻少华山招贤纳士,正欲前去投奔,怎奈无人举荐,不敢等闲擅进。”三娘笑道:“杨兄弟宽解,我自做得少华山的主,便请兄弟一同前去入伙如何?”杨林大喜,起家又拜道:“求之不得。”众豪杰都是大喜。
公孙胜、柴进、裴宣、杨林、邓飞、孟康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想不到这少华山治军治民如此法度森严。公孙胜问道:“扈官人,何故他们称你为大头领?”
三娘不解,仓猝扶起时,邓飞笑道:“真是巧事,在这等去处赶上杨林哥哥。”本来那大汉姓杨,名林,祖贯彰德府人氏,技艺精熟,多在绿林丛中安身,江湖上都叫做锦豹子杨林。
当下那左郎官便教人飞报盗窟,他将扈三娘等一世人引至镇内招贤馆,随后与馆浑家交代了。坐馆的是位文职头子,看他顶上帽子倒是绣了从议二字,三娘晓得是镇内主持招贤馆的从议官。
途中也碰到几次能人行劫,但看他们人多势众时,人少的不敢来,人多的来劫道时,也没甚么豪杰在内,都是些小贼,邓飞、孟康等人就打发了,也不消扈三娘、公孙胜脱手。
扈三娘笑了笑道:“我们只是走亲,要去华阴县,所带这些物事都是给乡亲们的礼品,并不发卖。”那大汉道:“那也获得商旅关卡去勘验,还要说出拜访的是哪个村中之人,那边附近村坊户籍皆有,一查便知。若真是走亲时,只按人丁取一文过路厘金,但若今后教缉私队发明有当场兜售货色时,便要充公货色,是以宴客长细心,切勿遁词蒙混,免得将来欠都雅。”
歇了马后,三娘请公孙胜、柴进、裴宣一同进店,才到门口,没想内里邓飞笑呵呵的拉着一条大汉走了出来,只见那大汉手里提着一根浑铁笔管枪,生得头圆耳大,鼻直口方,眉秀目疏,腰细膀阔,见了三个纳头便拜。
(新书求保藏、保举支撑,感谢)
这一起上,三娘待人接物并无亲疏之分,上路时交代了端方,奖惩间只问对错,不看情面,又有铁面孔目裴宣执掌法度,世人皆服。路途艰苦,三娘也不待薄世人,都是与世人吃普通的酒肉,但无酒肉时,便与世人同吃干粮。
不一日到了河中府,天气越加寒凉起来,到了城内安设后,三娘便教裴宣、杨林问城内裁衣店制取棉衣,每个小喽啰都发付一套新棉衣与棉鞋,好穿了上路。过了三五日,棉衣鞋都置备安妥,分发下去后,世人皆欢乐非常。随后又接着赶路,一起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