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一反常态[第1页/共3页]
前人就是如许的费事,行文之时还要考虑韵脚…哪像当代的作文,天马行空,想到哪儿便可写到哪儿?
“名字起得不错。”孟子惆平常地赞了一声,“抱冬,去拿纸笔来服侍,你家王妃可贵诗兴大发,可不能扫了她的兴头。”
留下严真真怔怔地看着犹自恍动不已的珠帘,如何也想不明白,本身在《爱莲说》里,能埋没些甚么苦衷。
“以莲喻君子………………唔,再接着写下去,我要看看你用甚么来结文。”孟子惆的眼睛仍盯着宣纸看,竟是对她的话充耳不闻。
前两次他固然并未作一日逗留,但也曾问过严真真的诗稿。谁知她竟答对着美景偶然作诗,连一个字都没有拿出来。今儿直接拿出一篇文,怎不令他惊奇?对于自家的这位王妃,固然在相称长的时候内,被传言为不学无术的典范。不过,颠末端几度诗会,再无人思疑严真真能在才女中坐上一把交椅,并且位次靠前。
对于孟子惆的评价,严真真倒不料外。周敦颐《爱莲说》,在文学史上,有着相称的职位。咏莲自周敦颐始,却非周敦颐结束,而后的杨万里等人,也曾留下咏莲名篇。但不成否定,即便从后代那些文学家刁钻的目光来看,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篇咏莲的名篇佳作。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繁华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孟子恫见她一气呵成,也愈诵愈快,直至严真真收笔,这才赞道,蕈妃好才情!此篇一出,莲必可谓之花中君子,牡丹亦无与争锋。”
“是。”严真真解释完了“亵玩”二字的出处,本欲搁笔,见孟子惆仍不依不饶,只得硬着头皮持续写下去。
“当时,确切有很多人喜好牡丹,也影响了本朝很多文人逸士,无不以牡丹为美。”孟子惆点了点头,接管了她的解释。
严格说来,牡丹大行其市…自李唐而始。但李唐这会儿早不知到那里去了,谁晓得自个儿切身见证的汗青,拐到哪条胡同里了!孔殷之间,她也找不到别的花朵能够替代。
“抱冬,替王妃把宣纸吹干了,本王要带走。”孟子惆拿起宣纸,又通篇朗读了一遍,方把立于帘子外边的抱冬叫了出去。
孟子惆却似没有听到她的“自谦”,目光仍然看向手中的宣纸:“名为咏莲,实在明志,文辞美好,好,好!”
“放心,我明白你的苦衷,再不至于曲解你的。”孟子惆当真地看了她一眼,便回身拜别。
“那臣妾便不客气了。”严真真正襟端坐…提起笔来。
严真真莫名其妙-,她言志了么?不过是为了解释亵玩二字的来源,甚么时候扯到言志上面去了?除了不想混吃等死,再傍个好男人过日子,她莫非另有甚么巨大的志向不成?
孟子惆立即来了兴趣,喜色也褪下很多:“哦?你总算肯作文吟诗了么?倒是拿来与我瞧瞧,如果作得好便罢,如果作得不好,少不得要让王志中护送你回府去。”
孟子惆歉然道:“真真,这两日我忙着,不留下过夜了。”
严真真暗恼,谁盼着他留下过夜了?
孟子惆游移了一下,还是返身朝她走了过来:“没甚么,你放心。喜好吃甚么,尽管让王志中给你逮去,他打猎的本领,但是一等一的。”
严真真啼笑皆非,她可不是想欺世盗名,来为莲花正名儿。
“多谢王爷嘉奖,只是前儿见莲开得正盛,方有感而发罢了。”
严真真急道:“王爷,你把他带走罢,我看你的侍卫里头,他的工夫算是好的。”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