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二月春风[第1页/共3页]
李老太说道:“一家人有甚么谅解不谅解的。这么早出门,可有带上外套,若没有,快命人送去。”
李瑾轩年八岁,生得虎头虎脑,三分似过世的母亲,七分像父亲,长相俊朗,双眸倒是水灵得似小女人,非常讨喜。背面跟着跑的是李瑾良,李家二公子,长得更像李仲扬,不过才五岁,却能背诵长篇古文,聪明非常。
惊蛰前后,万物复苏,恰是踏青的好时节。
李瑾良玩心上来,才不管她,李瑾轩顺势一拉,两人便立即散开了,气的周姨娘直顿脚。
周姨娘在外头使唤着下人烧水递送,光亮的额上已严峻的排泄细汗。倒不是严峻屋内痛声大呼的人,她对沈氏的交谊倒还没到那份上。自沈氏有孕,老太太又住在李大郎家,二房家中事件大半都交由她筹划。虽明白不过是临时的,但一心想借此表示的她做的非常细心,家里高低打理的井井有条。可惜她光芒太露,夜里枕边又对夫君李仲扬邀功,却被他冷声堵道“妻便是妻,妾便是妾,再妄图超越,你就走罢”。
仆妇已经煮好开水,备好母子衣物,婢女在屋里暖炉旁烘热着干净的被子,只等一声婴儿哭泣,及时换下。谁想在屋里候着的人站了好久,唯有不时传来的惨叫声。生过孩子的仆妇倒是面不改色,惊的几个小丫头面面相觑,真想进那幔帐内看看到底是甚么景象。
李瑾良抬头道:“姨娘,娘给我们生了个弟弟吗?”
韩氏请了安,笑道:“老太太本日神采还是那么好,更加精力年青了。”
两人拍掌大赞:“多了个mm了,多了个mm了。”
一会一个老太太拄拐由宽长廊道走出来,看面庞,知命已过,未到花甲,倒是满头乌黑,如初冬寒霜。光阴陈迹透露无遗,唯有一双眼眸锋利有神。瞥见这双眼,便晓得此人有着一波三折的旧事,坚固和勇敢。
李老太笑笑:“比不得你们了。”扫视一眼四下,眉拧成川,“大郎不是休沐么,怎的现在还不见人。”
言语之间,尽是对二房的不满。韩氏眉眼微挑,边扶着老太太,边想着,老太太也是够偏疼的,但幸亏偏的是她在的大房,不然有个如此短长的婆婆,日子就该难过咯。
远在都城的李府高低,却不如滨州的李府那么落拓舒畅。
卯时过半,山头渐显晨光。不消半晌倾洒飞檐,照入滨州李府楼阁上,打在春光斗丽的花圃中,弥漫着春日神韵。
有人松了一口气,有人叹了一口气。
李仲扬微蹙了眉:“别在这闹,去外头。”
不一会,楼道那便有小儿喝彩声,周姨娘昂首看去,只见是李家嫡子李瑾轩和本身的儿子李瑾良,见他又与李瑾轩玩在一起,周姨娘愈发不满。人家是嫡子前程大好,你不好幸亏房里看书,竟又跑出来玩耍,当真该抽一顿。
李家太太韩氏早夙起家,查抄下人备好的出游食盒,又命人带上炭炉,一来初春仍旧寒凉可暖手,二来李老太太吃不惯冷食,即便是糕点也不喜冷,到时可用暖炉熏热。三个姨娘在前面垂手立着,没有多言,若不是几个孩子在戏耍玩闹,怕院子静得怕人。
沈氏往那边看去,只瞥见裹着婴孩的冰蓝色夹金线绣百花棉缎襁褓,除此以外甚么也看不到。
感喟的人,是沈氏。
李老太一脸赞成,这大儿媳做事就是让人放心,面面俱到,不似那二媳妇……她偏头问道:“都城那可有甚么动静?你弟妹是这月生吧。”
韩氏答道:“大郎一夙起家便收到齐大人送来的请柬,早早赴宴去了,让我同母亲说一声,会晚些到,还请母亲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