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上香[第1页/共4页]
诗云:
那人听了这话,便接了。萧清婉便无别话,对青莺道了句“我们归去了。”便迈步拜别。待走出几步以后,忽听那人道:“小生姓李,名十洲,蜜斯大恩,十洲如有日壮志能酬必当答报,敢问蜜斯名姓?”萧清婉只一笑,并不答话,青莺却回身道:“我们蜜斯的名字,是你能问得的么?!”
一处繁华一页笺,一笔前缘一缕烟。
那两名轿夫抬着肩舆来到大德寺跟前,将肩舆稳稳放下,才低声道:“蜜斯,到了。”便有一只戴着绞丝银镯子的素手自轿内伸出,翻开帘子,一个穿戴银红纱衫,杏黄襦裙的丫头从轿高低来。她并未慌着打起轿帘,抬眼瞧了瞧日头,便对着轿内道:“离门口另有几步,太阳有些大,是不是再往里逛逛?”里头那人道:“不必了,他们走了一起也辛苦了,我下去走几步也就是了。赏他们些银子去喝茶,过半个时候再来这儿接我。”那丫头点了点头,直起家子从腰里摸出一锭银子,递与那两名轿夫,就依着自家蜜斯的话叮咛了。那两个轿夫乐得安逸,得了银子谢了赏便脚下抹油的去了。
那丫头这才打起了帘子,从轿内搀下一妙龄女子来。这女子生着一张鹅蛋脸,两条柳眉弯弯,一双杏眼含波,琼鼻樱口,额上一点朱砂痣,皮色脂光水净,一头青丝如云,身着一件出水清莲褙子,浅青色绸缎上裳,湖绿掐金丝襦裙,腰上系着一条秋香绿汗巾子,虽无甚妆饰,倒是说不尽的清丽秀美,风骚娇媚。
萧清婉淡淡一笑,道:“世风如此,先生要如何呢?令妹的病,可有下落?”那人一怔,咬牙道:“小可……小可家里另有两亩薄田一栋老房,尽可凑出那蒋大夫的诊费。”萧清婉道:“便是治好了令妹的病,二位又要以何为生呢?再者令妹的病,想需求保养一阵子,卖了屋子,要住到那边去?”那人道:“小生……小生族里另有亲人可投。”萧清婉道:“如果先生的亲人能够投奔,想必先生此时也不至在此地吃这闭门羹了罢?”那人呆了,一时里说不出话来。
须眉自古丹青眷,弃珠飘零沧海间。
碧痕啼碎沉香梦,白发遗恨上阳篇。
那茶坊的伴计见出去两位穿戴不俗的女人,忙忙的上前号召,青莺说了让寻个僻静处,那伴计便引着二人在一处角落里坐了。二人落座后,萧清婉表示青莺点了两盏梅汤,一叠茶干并些小点便罢了。她好久未曾出府,便觉事事新奇,不住的拿眼睛四周打量。未几时,店伙便将两人的吃食都送了来,茶坊里又出去几名客人,中有一名锦衣文士,望之如三十许人。萧清婉见此人生的丰神俊朗,气度不凡,且端倪间与赢绵略有肖似,不由多看了几眼,那人似有发觉便也向这边望了过来,她脸上一红便低了头去啜饮梅汤,俄然坊中惊堂木一响,她吃了一惊抬开端来倒是平话先生见坊里客人多了,预备平话。本日他说的是一段《拾香记》,讲的是一名大师蜜斯巧结良缘的故事,萧清婉便听了出来。
话说宣朝嘉和年间,京都长安城外有一间寺庙,名唤大德寺。这寺庙本是开朝天子为祈国泰民安所建,与皇家沾了渊源,便与别的寺庙有些分歧。后又出了一名皇子,小时就有些慧根,长到十四岁上,固固执出了家入了佛门,便投在此处做了主持,修行不上两年,竟成了位得道高僧,求风求雨极是灵验,备受天子喜爱,下旨封了他元灵圣禅师,这大德寺便更成了这京师一带梵刹的榜样,香火极是畅旺,便是朝中那些达官朱紫的家眷也常来此烧香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