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元宵赏灯递情书[第2页/共3页]
吴青从速点头笑道:“多谢四殿下体贴,奴婢没有受伤,那里都好,就是焦急赶路,有些怠倦。”
到了早晨,吴青换上天子赐的褙子常服,挽了一个单螺髻,簪了一朵堆纱宫花。这番决计打扮不但是因为过节的原因,更是为了万一能在灯会上遇见忠亲王,能让他面前一亮。
昆玉殿里,吴青躺在床上展转反侧。那封信他看了没有,看了又是甚么反应?他会不会不欢畅,会给我复书吗?这些题目在吴青脑袋里回旋缭绕,挥之不去。吴青现在方知,李白那首诗写得真好: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这时,四殿下也看到了忠亲王,赶紧大声呼喊。正陪着三郡主遴选花灯的忠亲王听到声音转头去看,阿谁娇小美丽的身影正悄悄地鹄立在两个侄子的身边。
吴青一步一转头地进了宫门,欣然若失,神情恍忽。刚出来没多久,就瞥见三殿下四殿下亲身来迎。两位殿下见吴青红着眼垂着泪非常心疼。要不是碍着别人在场,都恨不得将她拉到怀里疼惜安抚一番。
老板点点头摘下花灯。吴青又指着第二个写着‘左边一千不敷,右边一万不足。’的花灯说道:“这是一个‘仿’字。”老板顿时摘下呼应的花灯。
“那我们从速归去吧!”四殿下松了一口气说道。吴青点点头,乖顺地跟在两位殿下身后。
“哦,那我们换个处所吧!前面有卖浮元子的摊档,要不要去尝一尝。”四殿下体贴肠问道。
下了马,吴青双目含泪地看着忠亲王,不肯拜别。忠亲王叹了一口气道:“快出来吧!我已经命人告诉涤非了,你好好的……”
吴青忙胡乱擦干眼泪,笑道:“没有,这里蜡烛的烟气太重了,不谨慎熏到了眼睛。”
灯下,忠亲王捏动手里厚厚的手札,踌躇了一下,毕竟还是翻开了。内里写着一些外伤抢救的体例。提到了一些“细菌”“传染”之类从未传闻过的词。不过信里都有详细的解释,看上去非常那么一回事。
吴青噎了一下,只好答道:“蒙殿下汲引,吴青自当投桃报李。此后定以诚相待,不负殿下青睐。”
马车出了御街就越来越热烈了,几人干脆弃车步行。贩子人流如织,摩肩接踵,到处张灯结彩。三殿下边走边说道:“本日十四,为试灯。十五则为正灯,到了十六即为阑灯。这几日,大家出游街巷,自夜达旦,赏花灯、放烟花、食元宝、猜灯谜,又热烈又风趣。只是人太多,要重视安然。青儿,你要跟紧些,可别再丢了。”
正月十四上午,他们终究达到都城。大兴的元夕即元宵节,共庆贺三天。白天为市,热烈不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穿过热烈的贩子,忠亲王一起将她护送到延寿宫的侧门。
吴青和三郡主两个女孩瞧瞧这个,又看看阿谁。不一会儿两人就聊到了一处。两位皇子一名皇叔则跟在前面,将她们瞧过的点心都买上两份。
****之事,最可悲的莫过于在最无能为力的时候,赶上最想获得的人。回了宫,就意味着她再也没有机遇和心上人见面了。撩汉尚未胜利,痴女仍需尽力。幸亏还能够给他写信,想到这里,她又抖擞了精力,找来纸笔写起信来。
当然,还是卖各种浮元子的摊档最多。档头前的水牌写着各种馅料的圆子。有白糖、玫瑰、胡麻、豆沙、黄桂、胡桃仁、果仁、枣泥为馅,乃至另有猪肉馅和羊肉馅的。另有一些摊头,专卖油炸元宵,有肉馅、五辛馅、乳糖馅、素馅,一个个炸得黄灿灿,外脆里糯,让人垂涎。几小我在摊档上各食了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浮元子,心对劲足地持续往前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