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受待见的人[第3页/共3页]
大年初六,礼拜日凌晨,汉口英租界西侧的红色钟楼晨钟响起,突破昏黄雨雾的婉转钟声与远处模糊传来的航船汽笛声交相照应,为沉寂于大江两岸的灰蒙蒙都会带来多少朝气。
与博学书院一巷之隔的郑家大院是座古朴厚重的北方四合院修建,占地三亩天井深深,已故的郑氏家主郑玉茗本籍河北南皮,年青时以举人之身追伴同亲恩主张之洞踏上宦途,沉浮宦海数十年,终究在此落地生根,当年英国布羽士的博学书院恰是在郑玉茗的大力帮忙下得以顺利创办,郑家三代也因为这所西式黉舍而受益无穷。
在此之前,十六岁便已娶妻立室的郑兰亭已有一妻两妾和三个后代,正妻乔氏和二姨太杨氏均出自本地王谢,三个后代别离是正妻乔氏生下的嫡宗子郑恒、嫡长女郑萱,以及三姨太吴氏生下的庶子郑毅,这三个后代都受教于一巷之隔的博学书院。
“闭嘴!这是你该说的话吗?再让我听到你这些牢骚,别怪我一巴掌打死你。”
郑毅出事以后堕入深度昏倒,工友们都觉得他必死无疑了,被抬回家中足足昏倒三天三夜,以后却古迹般克服了死神,克服了英国大夫和两名资深老中医“已经没法挽救,尽早筹办后事”的断言,排挤血尿以后再次焕产朝气。
始建于1899年的红色钟楼坐落于占地宽广的博学书院当中,一向是汉口乃至武汉三镇的标记性修建,博学书院则是中国最早的西式书院之一,二十余年来,这所由英国人创办的基督教会黉舍为鄂省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人才,这些人才有的当上了官员,有的成了大班,也有的成为西席,更多的成为英国在华企业的忠厚雇佣。
郑毅上中学不久,大娘、二姨娘、四姨娘和五姨娘又给他添了四个弟妹,郑毅的处境随之变得更加艰巨,每当看到哥哥姐姐弟弟mm娇滴滴高呼母亲的时候,本就自大的郑毅老是低下头,悄悄躲到一边去,若不是另有顺从母亲遗言的徐伯一家冷静照顾,郑毅真不晓得本身的日子该如何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