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两慧心,僧贤棋局论人世[第2页/共3页]
微德大师说的隐晦,碧云先生却深明其意,勾想后果,连通十来年窜改,宿根追源,发明统统都起自圣天子好道长生之始,而其失心失德便自任用宦官掌权,祸害忠良贤达,首当其冲主者便是常州刺史李封!
毕先生屈身问道,微德大师悄悄摇了点头,道:“老衲也是慕名已久,不过这位仙师道行极高,确非欺世盗名之辈,乃至曾与罗汉爷一同联手,反对荒洪海灾,虽未尽全功,可也见其德行高远,只是不累俗名,似合道家有为,上善若水,并无决计显圣,以是你等不知。他既判言三载,想必不差,刚才老衲与碧云居士手淡,对了两局,实在亦将世局融上棋罗,虽未推出年纪,却也大抵应在将来,时下绝非良机,万不成冒然行事。”
实在也有事理,儒门一向掌治世之尊,道家隐辟世外,寻求长生仙道,很少与人前显圣,人间虽有很多道观古刹,但多数为求神拜佛,祈愿祭奠之用,不免落在儒门眼里,成了礼乐之所,难登正道。
老衲人站起躬身一礼,极是慎重,令碧云先生错愕愣神之间,顾不及反应。
碧云先生虽不修性命,但乃儒门大贤,聪明超人,读书已达触类旁通之境,听罢略为一想,便知了个七七八八,明晓此中精要,深色凝重起来。
虽非第一次见,但毕先生也不敢怠慢冒昧,书院中,除了极稀有的几位长辈敢直呼其名,其外便只要这位常来找碧云先生下棋的微德大师了。
只是跟着时候推移,无人问管罢了,现在一想,便令他这位当世第一鸿儒都毛骨悚然。
“大师,若如你这般说,那前不久的荒洪大害,岂不是你所说劫数将临的前兆?”
碧云先生想通关隘,深吸一口浊气,叹道:“大师慈悲为怀,将来纵有劫数,也自可逢凶化吉,若真有效到老朽的处所,毫不敢推让。”
碧云先生亦是年增华发,日趋老迈,精力虽朔,却不似微德大师那般安闲,毕竟忧心国事,大患时势。
他这般一说,毕先生倒听出来了几句,实在比来思定,的确尚未至良机,只是不欲顺那李尘意义,顾裕之划一给他个台阶,天然乐的从其意,点了点头,与他一同前去拜见山长。
待微德大师说罢,碧云先生赶快起家将其扶住,大喊曰:“怎敢受大师如此至礼,岂不折煞老朽?”
顾裕之赶快大礼参拜,此乃高僧大德,盛名远播,更受皇家册封,职位极高。
顾裕之和毕文达天然屈身应是,见两位大德高贤偶然再与他们多说,便自辞职拜别。
一老衲,须胡如银,大耳长垂,福光满面,亲和雅智,高坐上首,见两人出去便自笑道:“文达来了,这位想必就是江州司马顾国章的小公子顾裕之吧?”
微德大师不由神采一变,这位儒门大贤虽非修行中人,但其满腹经纶,读书这么多年,实在已自生灵慧识神,如有与其呼应的法门指引,其必可一步升天,乃至就算身后,又因生籍云州,怕是可立时封神,掌一方神权,业位毫不在本身之下,乃至超出。
不过刚才与微德大师推演,又确切如其所言,只是年纪是否真确,眼下必定无从得知,有微德大师如此推许,看来不假。
碧云先生也道:“不错,我虽无超世法力,但大师他以佛家神通,慧眼观心之术,将我平生所学精义,化为佛光,与大师慧眼相合,推演棋局,确切窥出一丝窜改玄机,尚在将来,你二人还需好生静笃观卷,达悟经义,修得有效之身,方可一展胸中抱负,不失我儒家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