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试才元宵[第2页/共3页]
有凤来仪潇湘馆,贾环谨题
贾宝玉题“杏帘在望”,贾环便道“仙到应迷,有帘幕几重,阑干几曲;客来不速,看落叶满屋,奇书满床。”
三来,虽有王夫人举荐,贾嫔不但不召见宝钗,连着表礼竟也是没有宝钗的份。这倒罢,王夫人原只当贾嫔懒烦见亲戚。不想黛玉虽不来,竟也得了一份表礼,指明儿了要托人送去!竟还比三春的略厚上一分,倒与凤姐的划一了!
王夫人忙上前说,“黛玉正守孝呢。娘娘探亲原是大吉之事,她来不得。娘娘的表妹宝钗,现在荣禧堂东小院住着,品德样貌俱佳,才学又好,可要唤来一见?”
贾政自发被驳了面子,心中不喜。因此问贾环,“你看如何?”
十四日,各处早已安妥了。贾母又遣下婆子,一再校验。
贾府又是好一阵慌乱。
“环儿忸捏,说了怕也是‘不雅的’。环儿见此景,想了句‘云出人间合而为雨,泉流石上清于在山’,故想着题‘*’二字为名。”
贾政自题“泻玉”二字,不想那贾宝玉竟说“泻”字粗陋不雅。
而后蓼汀花溆之景、蘅芷清芬之处,因贾环未曾背下,倒也不作言语。
乾隆成心晾着,直过了戌时,才叫探亲。
转头同王熙凤一说,凤姐倒想了个好体例。
贾环定了放心神,说道:“环儿才疏,只想得了‘蓊蓊郁郁’四字,以彰其草木盛貌。”
这一夜,高低通未曾睡。
写毕,笑道,“本日里便要考校考校宝玉同环儿,宝玉题句蘅芜苑、怡红院,环儿是潇湘馆、浣葛山庄,皆各赋五言律一首。”
贾赦赶在封笔前上了折子。幸而当日折子就批了下来: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贾嫔探亲。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待得了闲细看诸人表礼,王夫人脸儿都发绿了。大家表礼属贾母最重,邢夫人尤夫人次之。王夫人虽为贾嫔生母,表礼却只得了第三等!
十五日,元宵佳节。
彼时宝玉尚未作完,见贾环得了赞,又有王夫人在一旁用力儿瞧他,忙收了笔呈上。
对峙东风里,仆人应解怜。
绿玉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一旁忙有清客赞道,“山出*,以润天下。确切大气!”
蘅芷清芬蘅芜苑,贾宝玉谨题
宝玉道:“尝闻前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倒还风雅气度”
正殿题为“蓬莱瑶池”,贾政又命宝玉作题。宝玉偶然于此,贾政只当他才尽词穷了,又转头问贾环。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来凤。
众清客皆皱眉不语,此处原不过刚进门,既不成说曲径,又无通幽之意。以“曲径通幽”作题,未免过于清幽,倒生出些寥落之意来。幸而本日另有个贾环在,不必急着说些愿意的话儿去嘉奖他。
探春虽说常日里头教养在王夫人跟前,也不常与赵姨娘、贾环二人靠近。但她族谱上并未有点窜,还是妾室所出。探春明面上近着宝玉远着贾环,却也晓得,只要贾环出息了,将来本身才气找个好人家。
乱世无饥馁,何必耕织忙。
众清客忙喝采,都说以此为题不落俗套,又寄意甚好。又夸贾环天禀高,才情远。
凤姐道,“这‘蓊蓊郁郁’四字,同这正殿楹联,皆是环哥儿所题。这园中诸景、楹联匾额,或是宝玉,或是环哥儿,左不离是他兄弟二人所作。现下里筵宴已齐备,请贾嫔娘娘游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