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番外三[第1页/共5页]
自打北静王水溶兵变被诛后,贾政惊骇交集大病了一场,而后得知女儿元春在忠顺王府安然无恙,王妃之位未曾因为此事遭到连累,这才稍稍稳了稳惊魂。
王熙凤听到下人来回禀,荣禧堂里吵翻了天,嘴角暴露一丝嘲笑,她眼睁睁看着她的好姑妈做的那些个事,到了现在一股脑的全给她抖出去,她信奉一击必中,不叫人有翻身的余地,打蛇不死需求伤人,这一回,她倒要看看她的好姑妈还如何翻身。
这回任由王夫人如何解释都没法挽回贾政和元春的心,这一回连家里的小佛堂都呆不下去,贾政痛斥她为毒妇,赵姨娘也借机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的,直说:“这回是小世子福大命大有老天庇佑,如果小世子出了个好歹,我们家这么多人的性命都不敷赔的!更何况,如果今后太太再犯了胡涂,家里另有兰哥儿、环哥儿、二女人、三女人,如果这些孩子再有个好歹……”
贾家的男丁并不畅旺,贾政到了这把年纪,也偶然再想着给家里多添几个男丁,倒是一心想着将贾环和贾兰两个教诲成才。
不过病休以后再想起复,倒是困难重重,与贾家交好的那些人家现在倒得倒,式微得式微,贾政又不是手腕通透油滑的,在部里也没有甚么情愿为他递话的人,久而久之,贾政发觉起复有望,便冷了仕进的心,一心扑在教养后辈身上了。
这牵涉上爵位,就不是宗族本身的事,即使他们能强压着林如海过继林家的孩子为嗣,今后秉承不了爵位,不也是水中月镜中花么?到时候和林如海撕破了脸皮反而不美,倒不如退一步,也好借着林如海现在的权势讨点长处不是?
想到久未回娘家,元春去叨教了老王妃后,便带着王府的下人、抱着儿子桓郧回了一遭荣国府。大女人归宁,王夫人天然被放了出来,这段时候周瑞家的半子冷子兴刚好发卖古玩来了都城,听到岳父岳母提起王夫人的事,走南闯北的冷子兴给他们出了个主张。
探春哭红了眼睛,便病了,赵姨娘来看望她,眼圈也红了:“我的女人,常日里我就说,她不是个至心为你筹算的,你偏不听,还叫我不准歪曲夫人,现在你瞧瞧,她清楚就是不安美意的,今后,今后你可如何办?”
王夫人被贾政禁足,贾政亲身去和贾琏说了一番,叫探春跟着迎春一道进学,随后又亲身请了正了八经的先生回家给贾环和贾兰发蒙。
赵姨娘双管齐下,一面去王熙凤面前恳求,一面又在贾政面前吹风,那王熙凤是连合统统不喜好王夫人的力量为她所用,贾政又是开端把心机转到了教诲家里的后辈身上,天时天时人和,王夫人这回真的栽了个大跟头。
为了儿子宝玉、为了掌家大权、还为了一个月只不过对付她几日的贾政,王夫人这心内里的不痛快越积越深,没体例在王熙凤手内里讨到甚么便宜,她便把这份不痛快都宣泄到了庶子贾环、庶女探春和克死了她大儿子贾珠的儿媳妇李纨身上,连带着她对于贾兰那孩子也是淡淡的——那孩子虽说是她的珠儿的孩子,倒是眉眼模样、举手投足都和李纨非常类似,她是不管如何也没体例疼惜起来的。
宝玉守孝方才一年,早就和赵家订婚的迎春也过了及笄之年,被赵家迎娶回了金陵。因为恶梦而对男女伉俪□□生了讨厌心机的迎春,在面对一脸老练、眼神清澈敞亮的赵小公子之时,倒是可贵的松了口气。
她倒不藏私,奉告了王夫人一声,想着贾府的女儿,总不能一个识字一个不识字,便叫探春一道跟着迎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