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约为兄弟[第1页/共3页]
四皇子拓拨瑾初看不出甚么,觉得也是个浅显的。三年前刚立了府,封了肃王爷。这两年却崭露头角,实在做了几件让皇上刮目相看的事。模糊竟有夺了太子风头的趋势。为人却低调得很,温润如玉,朝中众臣颇得好评。只拓拨哲却晓得:这四皇子背后的手腕也是凌厉的,并不如四皇子大要那般有害。
是年,三月望日,大顺与大夏约为兄弟,缔结百年之好。当月,匈奴第九子,呼延可雷,被迎入金陵城内。同时,大夏发粮万担,往大顺国。
看着德公公一副谨慎地模样,拓拨哲不由有些发笑。“得,你跟着我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这会子也没有外人,就别跪来跪去的了。”德公公是皇上还是皇子是就跟在身边的白叟了,也投皇上的缘。何况这端方确切也烦琐了些。
“父皇所言甚是!此战非义,名不正,言不顺。此其一也;其二,匈奴地区宽广,若一击不中,很难满身而退,当时该当如何?其三,如战,必致调兵遣将,则中室虚空,用心叵测者趁机犯上反叛,该当如何?是故,非不欲战,实乃非战之机也。施助,则无异于养虎为患。亦非良策。”略一停顿,看父皇仿佛很有兴味。
二皇子拓拨仁,人如其名,在一堆皇子里倒是个可贵忠诚的。已分府另过,封了靖王爷。是个繁华闲散的,几不参与朝政。
长叹一口气,却发明已经不知不觉的走到了安贵妃地点的毓秀宫。德公公见皇上神情仿佛不错,忙上前问道:“皇上,要出来吗?”
拓拨哲却听得一阵欢乐,面上未露,只说了句:“把你的设法再完美完美,递个折子上来吧。”内心却为这个皇儿又加了几分。
“皇上有何叮咛?”一边跪下,一边仓促地回话。一边脑袋还飞速地转着是不是打了个盹错过了皇上甚么话?
俄然有了兴趣,向四皇子拓拨瑾问道:“瑾儿对匈奴之事有何良策呢?”
拓拨瑾见礼恭敬答道:“是,父皇。儿臣今见气候不错,又久未给母妃存候,故特来宫中陪母妃说说话。”
“哈哈,若如你所说,倒是摆布难堪了?”拓拨哲笑道。
看着皇上鬓上已经有了的星星白发,德公公也很有些感慨:世人都看着皇上的好,有谁晓得皇上的辛苦呢?
------题外话------
到底比不上皇上龙行虎步,还不到中庭,劈面就见到了皇上。正欲下跪施礼。拓拨哲已经伸手拦了:“罢了,我也是兴之所至,漫行到此,那些子虚礼就免了。”又看向跟在前面的拓拨瑾,倒有些欢乐:“瑾儿也在这里?”
拓拨瑾到底还是行了一礼,才坐下道:“儿臣这几日也在思虑此事。战,若能一举致敌于死地,天然最好不过。能够一劳永逸;若不能,则当慎之又慎;若战而不能一举歼之,则不如不战,不然拖民于水火,反为罪也。”
太子呼延布托与五王子呼延赞也都看了回文。话说:我不入天国谁入天国?!太子呼延布托这几日也为此事焦头烂额,因而道:“父王,大夏天子所言固然在理,但为了大顺万千子民,还请父王暂息雷霆之怒,允了此事吧。我们存的粮食、牧草已然未几,有些处所已经呈现断炊的景象。又当此青黄不接之时,再无援助,只怕死伤更重。至于质子一事,请父王送我去便是。”
呼延鈺固然气得几欲发作,毕竟为王数载,也有了些容忍的雅量。此时也考虑明白了,长叹一声:“罢!罢!罢!此乃无法之举。就依了大夏,此仇临时寄下。至于质子一事,倒用不着你们两个。就让小九去吧。他不过七岁,想来大夏不会太难堪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