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四十四回中[第2页/共4页]
章望本没有多想,被他几句话提示,早是明白。忙说:“这是我的不到了。幸亏你想到了这个。”
章回这厢说,章望这厢一下下点头,听到最后却忍不住笑起来,道:“前面都有理,偏生最后一句露了陷,本来是掉到钱眼子里去了。”
及次日,章回晨起,读书、打拳及策论等平常功课毕,又向尊好处问过安,然后就来同花闵一道出门,先到县衙,拜见过户曹书办,再往各处村集会晤保长、里正,一到处渐渐检察可用之房舍田土,至晚方归。下一日又是如此。忽忽六七日,就把常州府近郊县村落庄都转了一个遍,也看中七八处田庄,章回遂将每一处都照影绘形,画出大抵图样,一齐交给花颂决计。打头就是花墅里的一处田庄,原主恰要外县补缺,急等现银利用,甘心贱价出售;庄中有上熟田二十亩、鱼塘八十亩,房舍三间。花颂细问花闵,晓得相距花寺不过二三里,气候晴好时水面能教宝林佛塔全部儿便投影此中,当即就定了这一处,并催着章回带领他父子两个往县衙里办好一应手续。当晚小丰庄里又设酒菜,吴太君等一齐向花颂道贺。
章回道:“倘如果长住,就是在这边安宁下来,与我们家天长日久的来往,天然也要访问邻舍、交友街坊。我们家的庄院地步,摆布都是稀有的。这会子忽地换了人家居住,又是非亲非眷,乡民无知,少不得探听探听,一时或有不下落的猜想出来,岂不是白添了费事?也孤负了父亲与花大人的一番订交。”
江南精耕细作,明清期间水稻亩产正长年份能够达到五百斤摆布(稻谷,未脱粒);麦类则是两百斤出头。常州地区农谚有“三麦三麦,难过三百”,就是说小麦、元麦、荞麦等麦类作物,亩产超不过三百斤。
章望、林如海看他跑远,两个相互看了几眼,这才渐渐笑起来。林如海叹道:“到底少年民气性,凡有些聪明,定要夸耀出来才放心。却不知‘万言万当,不如一缄’。此后入了宦海,单这一条就另有的磨。”
章回笑道:“依儿子看,若花大人只为纯粹购置财产,每年添一份收益,父亲这般措置当然至允至当。但假定是为了长住,不如做些别的计算。”
中间林海正翻他窗课,听到如许说,掩了窗讲义子问道:“如何个别的计算?”
章望道:“有甚么打紧。我的意义,不过是从我们自家财产内里寻那合适的拨出一处罢了。”
作为天子的近侍亲信,花颂当然不是纯真跑一趟江南的。小章相公能看出来一部分,林老爹明显看到的更多,但是章老爹的设法又有分歧……因而最后小章还是遵循亲爹的意义翩翩起舞啦。
章回又说:“花大人既然长住,就是以安居为主,需求庄院房舍俱全,最好再有些园林花木景色;处所能够清幽僻静些,但往城里来去的门路必须通达。我们家财产虽很多,如许的庄子却有限,且大小都在三四百亩以上,就是父亲甘心相赠,想来必然不肯收。就是一时肯收,非论折算多少银钱,情分脸面上头都不免有些挂碍,今后还情回礼又要操心――如此又是一个不安闲处,不如事前免除。”
林如海忍不住笑道:“罢,罢,晓得仰之护犊,能陪我演这一场戏已经充足,是我不该再说他的不是。”顿一顿又点头,道:“虽说胆小妄言,以明天的行事,并想到的这几层意义,小子确有可塑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