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第3页/共3页]
“我也是如此,不过我倒是又想起一事。”
史菲儿点头道,“谦逊自是该当,但若教员才疏学浅,眼界有限,其弟子再聪明又能如何?不如趁珠儿未退学之际,好好选上几位良师,名师出高徒嘛,将来珠儿成了材,不但我们荣府对劲,你这做老爷的也光彩。”
为何这史菲儿会让这全面去做贾珠的书童,而非贾瑚的。此中也有史菲儿的考量。其一便是考量贾政与王夫人的气度,如果只因其姑姑救了贾瑚便对其心存芥蒂,那只能说这二房一脉气度大如针鼻,实在不堪用。二来因贾府的民风不好,这伴读书童又是个好差事,何况这周婆子又与贾瑚有恩,如果在贾瑚身边不免不会被纵着捧着。这学好难,学坏可轻易。放在贾珠跟前,如果其聪明必定会明白,本身是何启事获此差事,必不敢娇纵。
正巧此番贾政要给贾珠选侍读书童,便保举了他。这此中的启事史菲儿感觉提及啰嗦,但凡是侍读书童都是奶娘或者府里有些头脸主子的儿子,史菲儿也怕这孩子会被那些人欺负了去,便解释道:“我见其聪明憨直,非常喜好。他姑姑就是那日救了贾瑚的周婆子,我想他有姑姑教诲定是个会护主子的忠仆。这些日子事多,对珠儿少了些体贴,现在瞅着这么一个好苗子,可不从速给我珠儿记上,免得珠儿怨我偏疼。”贾政一听史菲儿这么说,那里另有不从的事理连连应下了。
“学习一事,除了良师,良朋也尤其首要。我们府上虽是这家学,但托人讨情入的也不在少数。我倒不是瞧不起这些攀亲带故的,只是偶有耳闻这些子亲朋后辈入了家学竟不是为了学有所成而来,而是为了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事。若如此何必再让这些人来。何况这些后辈将来若学有所成,也是我们的助力,也不能是以一概而论,故而我深思着这家学应当将退学者遴选一二,如果存着些龃龉心机的,早早逐了出去,免得糟蹋了这家学平静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