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红楼襄王》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64章 临别之言[第2页/共3页]

比拟于外书房,前厅要改正式些,足以凸显对高书言的礼遇。

王怡一副小鸟依人模样,好似受了天大的委曲,很轻易让朱景源生出庇护欲。

也只要高书言绝对忠心,才会说出如此肺腑之言。

“殿下,十三爷可用,用好了便能压抑睿王,但您既要用也得防着,牢记牢记!”

本来还想安抚王怡,听到这话朱景源当即说道:“领高先生到了前厅看座!”

“此去山东,路远水长,先生可要保重!”

高书言是最后一个走的,在走之前也会来拜别太子,再过两天他可连皇城都进不来了。

当朱景源赶到前厅时,见到了已经褪去官服的高书言,表面看起来就像个浅显大族翁。

本来氛围还很欢畅,但现在高书言神采严厉,语气也变得格外慎重,便让客堂内的轻松消逝不见。

“现在……不知多少人想寻太子爷错处,太子爷当下最要紧的是不出错,哪还能管别人的事情!”

“高先生,孤记下了!”

“我说姐姐,太子爷各项事多,你别再跟他找费事了!”

“先生请说!”

“先生请说……”

朱景源面无神采,缓缓说道:“十三弟不会有事,何况这几日要看奏疏批答,还要对几件大事详确阐发……”

这话就不太好听了,说严峻些是诽谤朱家兄弟之情,传出去但是要杀百口的,毕竟当明天子最忌讳这些。

“十三爷现在还小,来岁加冠开府以后,很多事就会不一样了,难保不会生出其贰心机!”

“唐太宗和隐太子,承乾太子与魏王李泰……他们都是一母同胞的手足兄弟!”

直到靠近以后,他才发明这位伴随本身二十年的老臣,现在两鬓已是斑白。

接下来二人聊得了很多,谈天的处所也从客堂到了花圃,终究来到了一处亭子。

颠末这几天的交割,高书言几人已正式离开东宫,成了闲云野鹤之人。

毕竟按高书言所说,连忠诚朴重的十三弟,现在竟也信不得了!

现在十丈以内,并无内侍宫女随行,两小我都很轻松随便,聊的也不是朝局党政,而是如何太轻松适意的糊口。

“草民高书言,拜见太子殿下!”高书言行了大礼。

当然了,也因为王怡一心邀宠媚上,导致她并不得皇后喜好,以是进宫存候多是由元春去。

“臣妾说错话了,求太子爷宽恕!”

当然了,也恰是晓得高书言的虔诚,朱景源才没有当场翻脸。

当下这交通和医疗前提,长途跋涉具有极大风险,对高书言这上了年纪的人来讲特别如此。

按事理说,这类服侍人的活儿该侍女来干,可也是少数能靠近太子的机遇,元春又岂能等闲错过。

为了不再授人以柄,不再给朱景源带来费事,他们这被夺职的几小我,都已连续分开都城。

说话的是另一名侧妃王怡,她的出身比元春低些,父亲也只是个举人罢了。

这一刻,朱景源感觉格外心烦,只感觉这世上再无人能够信赖。

现在回了京,这才过了几天时候,就又闹出了很多事端,如何看像不太靠谱。

朱景源赶紧走上前去,将高书言扶了起来,同时说道:“先生不必多礼!”

“谢太子殿下!”

“殿下,十三弟那边,你也该去看看!”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