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回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第2页/共8页]
刘姥姥惦记取贾府,叫板儿进城探听,那日刚好到宁荣街,只见有好些车轿在那边。板儿便在邻近探听,说是:“宁荣两府复了官,赏还抄的产业,现在府里又要起来了。只是他们的宝玉中了官,不知走到那边去了。”板儿内心喜好,便要归去,又见好几匹马到来,在门前上马。只见门上打千儿存候说:“二爷返来了,大喜!大老爷身上安了么?”那位爷笑着道:“好了。又遇恩旨,就要返来了。”还问:“那些人做甚么的?”门上回说:“是皇上派官在这里下旨意,叫人领产业。”那位爷便喜好出来。板儿便知是贾琏了。也不消探听,赶快归去奉告了他外祖母。刘姥姥传闻,喜的眉开眼笑,去和巧姐儿道贺,将板儿的话说了一遍。平儿笑说道:“可不是,幸亏姥姥如许一办,不然女人也摸不着那好时候。”巧姐更自欢乐。正说着,那送贾琏信的人也返来了,说是:“姑老爷感激得很,叫我一到家快把女人送归去。又赏了我好几两银子。”刘姥姥听了对劲,便叫人赶了两辆车,请巧姐平儿上车。巧姐等在刘姥姥家住熟了,反是依依不舍,更有青儿哭着,恨不能留下。刘姥姥知他不忍相别,便叫青儿跟了进城,一径直奔荣府而来。
一面说,一面拉他起来。那宝玉尽管跪着不肯起来,便说道:“老太太见与不见,老是晓得的,喜好的,既能晓得了,喜好了,便不见也和见了的一样。只不过隔了形质,并非隔了神情啊。”李纨见王夫人和他如此,一则怕勾起宝玉的病来,二则也感觉风景不大吉利,赶紧过来讲道:“太太,这是大喜的事,为甚么如许悲伤?何况宝兄弟迩来很知好歹,很孝敬,又肯勤奋,只要带了侄儿出来好好的作文章,早早的返来,写出来请我们的世交老先生们看了,等着爷儿两个都报了喜就完了。”一面叫人搀起宝玉来。宝玉却转过身来给李纨作了个揖,说:“嫂子放心。我们爷儿两个都是必中的。今后兰哥另有大出息,大嫂子还要带凤冠穿霞帔呢。”李纨笑道:“但愿应了叔叔的话,也不枉――”说到这里,恐怕又惹起王夫人的悲伤来,赶紧咽住了。宝玉笑道:“只要有了个好儿子能够持续祖基,就是大哥哥不能见,也算他的后事完了。”李纨见气候不早了,也不肯尽着和他说话,只好点点头儿。此时宝钗听得早已呆了,这些话不但宝玉,便是王夫人李纨所说,句句都是不祥之兆,却又不敢当真,只得忍泪无言。宝玉走到跟前,深深的作了一个揖。世人见他行事古怪,也摸不着是如何样,又不敢笑他。只见宝钗的眼泪直流下来。世人更是纳罕。
一日,人报甄老爷同三姑爷来道贺,王夫人便命贾兰出去欢迎。未几一回,贾兰出去笑嘻嘻的回王夫人道:“太太们大喜了。甄老伯在朝内闻声有旨意,说是大老爷的罪名免了,珍大爷不但免了罪,仍袭了宁国三等世职。荣国世职还是老爷袭了,俟丁忧服满,仍升工部郎中。所抄产业,全行赏还。二叔的文章,皇上看了甚喜,问知元妃兄弟,北静王还奏说品德亦好,皇上传旨召见,众大臣奏称据伊侄贾兰回称出场时丢失,现在各处寻访,皇上降旨着五营各衙门用心寻访。这旨意一下,请太太们放心,皇上如许圣恩,再没有找不着了。”王夫人等这才大师称贺,喜好起来。只要贾环等心下焦急,四周找寻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