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2)[第3页/共4页]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抬头看。
真是闲处工夫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矣。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迹?急得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返来见仆人,便逃往他乡去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敬儿孙谁见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这里雨村且翻弄册本解闷。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家往窗外一看,本来是一个丫环,在那边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端倪腐败,虽无非常姿色,却亦有动听之处,雨村不觉看的呆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要姣妻忘不了!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别性命不长,那知本身返来丧!训有方,保不定今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导致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轰轰你方唱罢我退场,反认他乡是故里。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别人作嫁衣裳!
这日,那甄家大丫环在门前买线,忽听街上喝道以后,世人都说新太爷到任。丫环因而隐在门内看时,只见军牢快手,一对一对的畴昔,俄而大轿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畴昔。丫环倒发了个怔,自思这官好面善,倒像在那边见过的。因而进入房中,也就丢过不在心上。至晚间,正待安息之时,忽听一片声打的门响,很多人乱嚷,说:“本府太爷差人来传人问话。”封肃听了,唬得目瞪口呆,不知有何祸事。
士隐听了,大呼:“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高涨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乃亲斟一斗为贺。雨村因干过,叹道:“非晚生酒后大言,若论时髦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盘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士隐不待说完,便道:“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时,兄并未谈及,愚故未敢冒昧。今既及此,愚虽鄙人,‘义利’二字却还识得。且喜明岁合法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其盘费余事,弟自代为措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当下即命小童出来,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难道大快之事耶!”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怀,还是吃酒谈笑。那天已交了半夜,二人方散。
那士隐佳耦,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当,再使几人去寻觅,返来皆云连声响皆无。伉俪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岂不思惟,是以日夜哭泣,几近未曾寻死。看看的一月,士隐先就得了一病;当时封氏孺人也因思女构疾,日日请医疗治。
当贾雨村见了士隐,忙见礼陪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是贩子上有甚消息否?”士隐笑道:“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