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1)[第1页/共3页]
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示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心。
本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以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本身无材,不得当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忸捏。
各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提及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兴趣。待鄙人将此来源说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向来风月变乱更加噜苏细致了。”那僧道:“向来几个风骚人物,不过传其大抵以及诗词篇章罢了;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罢了,并未曾将后代之真情宣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出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分歧矣。”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来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骚孽鬼来世已完,你我再去。现在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选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本身说有些兴趣,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民风的善政,此中只不过几个非常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向来别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别致新奇,不过只取其事体道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贩子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向来别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骗凶暴,不成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屠毒笔墨,好人后辈,又不成胜数。至若才子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此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乃至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本身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一一看去,悉皆自相冲突、大不近道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统统之人,但事迹原委,亦能够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能够喷饭供酒。至若聚散悲欢,兴衰境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略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敷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边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以是我这一段故事,也不肯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高兴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波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秀士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意为何如?”
无才可去补彼苍,枉入尘凡若许年。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以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如此。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统统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去处见地,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不足,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过去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乃至本日一技无成、半生得志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成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耗费也。虽本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