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微澜生小事寓大意[第2页/共3页]
及等归去后,宝玉已是晓得张羽士提及结婚一事,生了嗔意,口口声声不肯再去。兼着黛玉有些不利落,多少中了些暑热,贾母又想着史家之事,便一准儿推了明日,只在家中安抚宝玉,又令丫环好生细细看着黛玉,总将两处措置安妥了,方唤来一个亲信婆子,悄声交代了一番话,倒也不是旁的,不过叮咛史家细心湘云的婚事,不要等闲定劣等语。
史鼐夫民气中生疑,然对着一个婆子,又是这么好似不打紧的话,自是笑着答允下来,又问了贾母身子安康并贾家高低人,方与了个上等的封儿,打发她归去。本身却立时请来妯娌忠靖侯史鼎夫人,皱眉将一番话说与她,后又叹道:“云丫头的出息,你我也都明白,本是作准了卫家,两厢里都是说得不错。我也瞧过卫家小子,又细细探听过风声,边幅才调都是不差,实在是个好的。本来这事由此做定,你我两家也算未曾孤负了大哥,也是教养云丫头一场了。谁知老姑母偏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倒是奇怪,内里的意义,我倒有些不分了然。”
由此,贾母心中便生了成算。
贾珍自不将这一点儿银钱放在心中,当即应下,不详确细叮咛两句,令长随好生办去。倒是春纤到了黛玉跟前,听得边上丫环说是如此,心中不免冷静感慨:说来贾母当真是繁华里养出来的,倒有几分做慈悲的心,只是有如许顾恤旁人的心,如何不顾恤一回黛玉?倒是一味贴着那宝玉,到头来倒是一场空。
只是,她到底心机转得快,虽心中考虑不休,回神却也极快,当即看向那婆子,正要考虑着扣问两句。却见那婆子翻着白眼,面上尽是癫狂之色,春纤由不得今后退了一步:此人瞧着如何有些不对……
只宝玉已是忙取了那麒麟,揣在怀中,又怕旁人瞥见,不免拿眼瞟人。但是世人却都不睬论,连着黛玉也不过淡淡一眼,宝玉便松了一口气,且将那麒麟又好好儿拢住。贾母冷眼看着宝玉如此,心内不免越加感喟,但是再看着宝钗端庄坐在那边,转念一想,毕竟她心中有所定论:玉儿待宝玉当真如同兄妹,并不见旁样考虑,且另故意远着。既如此,一时也是强扭不得。倒是宝玉待云儿也似与旁的分歧,她虽父母上头短了些,脾气模样儿却好,也是大师出身,家声根底相称――非论如何,总比那宝丫头强上数倍。
她这酸楚,不知从何提及,却没过量久,便被背面贾母与张羽士说了那些话拍飞。自来,她先看了一回黛玉,见着她神情自如,很有几分安闲冷酷,便放了心。背面再看宝钗,见着她面色还是,只唇角带着一抹浅浅的笑靥,背面却渐渐垂下脸去,竟看不分了然――公然,姜还是老的辣,贾母甚么脾气模样儿好是可贵的话且不说,不过一句命里不该早娶,就能将宝钗架空出来。
本身并黛玉等还得学着些呢。如不是无欲则刚四个字,在这些精于油滑的白叟家的手内心,只怕还不如宝钗能稳得住,背面还能筹划恰当。
岂不是成了大家笑话的老女人!
心内这么想着,春纤面上半点不露,只搀扶着黛玉入了内里。自又有那张羽士请宝玉所戴通灵宝玉,且与那些同道的道人相看,转头便送了满盘珠宝金玉法器。又有贾珍于佛前占了三出戏来,倒是《白蛇记》、《满床笏》以及《南柯梦》。贾母听得第二本尚且说一句:“神佛要如此,也只得罢了。”听得第三本,竟无言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