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说郑家各方心不同[第1页/共3页]
听得着婚事原有妹婿林如海的情意,贾政心中更加看重,忙接了那手札,略看两眼,见着果然是如海所书,不免与郑煦道:“贵府果然书香家世,重信然诺,更胜旁处十倍。”口中这么说着,他看向郑文成的目光也比方才减去七分打量考虑之意,平增三分对劲。
春纤便低声相劝,因道:“女人若觉大人昔日所择的人家,必然不会如此不堪。但是人间人等大多还是趋炎附势,当年大人尚在,郑家天然不会生出那样的心,又如何勘破?且若非心存犹疑,大人也不会与女人那般说。如许的贪权好利的心,常还挂着一个好听的说头。甚么心疼后代,甚么命数刑克等,不一而足。若他家存着,虽是活命大恩,但是他们佳耦情愿满身相代,却舍不得后代婚事上头完善这般的心。此时忍痛割爱,背面见着女人,岂能不嫌弃?当时候女人又该如何?”
有此一言,贾母心中大为松快,因对贾政道:“如何?若他家果然成心,彼时玉儿已是出孝,如何比立时前来提亲?虽说一定没有旁样原因,但是至心有几分,倒是分清楚明。”贾政听得此话,也只得一叹,又道:“但是那郑家公子非常人才,兼着家声也是极好,如果一时错过,倒也可惜。”
贾母正与宝玉等小辈谈笑,见着他来,不免有些惊奇,因笑着道:“方才用过早餐,你便又来了,可有甚么事不成?”贾政便往宝玉等人身上看去,又道:“却有一件紧急事,须得回禀母亲。”宝钗便站起家来,又见宝玉唬得神采发白,竟有些不知所措,便推了他一下,方随众而去。宝玉见着,忙要携黛玉一道退下,偏贾政咳嗽一声,忽而道:“玉儿,你且留下。”
贾母也知他脾气,便顺着道:“先刺探清楚,如果使得,我便令人畴昔请她们母女过来发言。到时候再议,也是不迟。”贾政方点了点头,道:“母亲所虑极全面,他家亦知不能强求立时便成的,倒也未曾催促。如此两厢里说及,也是各有进退。”
黛玉站在底下,面庞已是垂下,心中倒是庞大莫名――本来父亲当年所说,倒是这郑家,怪道先前那郑女人非常靠近,想来原因就在于此。但是若今后说来,那唐夫人却总淡淡的……由此停了半晌,她才是低声道:“娘舅,父亲的手札,他家果然都带了来?”
虽有这般考虑,但想着郑家本是书香家世,现在后辈进益,家属富强,他也乐意交友一二,便也应允下来。及等休假日,那郑煦携子前来,略说了两句话,便慎重其事,代其子提了求娶黛玉之事。
贾政便将那手札取出递与黛玉,又道:“便都在此处,实在保存极用心,并无半点折损。”黛玉谨慎接过来,果然如此,心中重生了几分犹疑,想了半晌,才是道:“若说此事,当初父亲临终之前也特特说过。他虽与郑大人有恩,也看中郑公子,说是很有文才,心性也沉稳。但是,若他家在我入京以后再无半点影讯,便权当再无此事。昔日因着如此,我便没有再提一句。”
“不敢当,不敢当。”郑煦也是心知肚明,所谓重信然诺,他家却一定能算非常。不免又自感慨――这贾政公然如如海所言,并非轻浮膏粱之辈,也喜读书之辈,只是不免呆板陈腐了些,世情上面很有不敷。由此,他也不再多言,不过与贾政略说了几句话,再令郑文成施礼,便道:“今番虽已早一日投帖,但是仓促登门,说得又是如此大事,我实未心存立时便成之志,只是坦诚恳意罢了。贵府如成心,不拘何时,尽管说与我家,两厢里再行议定,却也不迟。总要慎重其事,方能事事相协。”说罢,再说了几句话,他们父子便要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