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无字经书[第1页/共2页]
二尊者奉佛旨领四人来到楼下,摆下素斋,尽是奇珍奇果与各种仙肴、仙茶,四人大快朵颐,而后才随二尊者来到宝阁,开门看,在霞光瑞气、彩雾祥云的覆盖下,摆列着藏经柜,柜上贴着红签,上书藏经目次。
唐僧当即禀告道,“弟子玄奘,奉东土大唐天子旨意,遥诣宝山,拜求真经,以济众生,望我佛垂恩,早赐返国”。
汝等远来,定要全付汝等取去”。
阿难接了,伽叶这才出来取经,唐僧就让门徒们一一当真翻检,发明都是有字的,共取了五千零四十八卷,合一藏之数,捆好了,放在顿时,剩下的做一担,八戒挑了,再次向如来告别。(未完待续。。)
当即,禅师归去,悟空引着唐僧三人,徐行登山,走不几里,见一条大江,波澜澎湃,约有**里宽。
唐僧说,“弟子未曾筹办”,二尊者就不肯传经,悟空叫唤要找如来告二尊者索贿,八戒、沙僧劝住悟空,阿难、伽叶才托付经卷。
阿弥陀佛见状,微微一笑,他如何说也是佛门大门主,这佛门大兴的嘉会,他天然不能错过,这才有前来为唐僧摆渡这一行动。
到了珍楼,二尊者仍向唐僧要人事,唐僧只得命沙僧取出紫金钵盂,双手奉上,说道,“此钵是唐王亲手所赐,弟子持着它沿路化斋,现在奉上,聊表寸心”。
悟空说,“那不是一座桥吗?”。
唐僧还是称谢不已,只觉身轻体健,走上须弥山,直至雷音寺庙门前。四大金刚驱逐了,一层层往里传报,如来大喜,就命八菩萨、四金刚、五百罗汉、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蓝,摆列两旁。传旨命唐僧入见。
“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罪孽,恶贯充斥,致有天国之灾,以是永堕幽冥,受那无尽之苦。
悟空认出来人是阿弥陀佛,上一任的万佛之首,猛地把唐僧推上船,唐僧站不稳,栽到水里,撑船人一把扯住,拉上船,让他站在船帮上,悟空引着八戒、沙僧挑担、牵顿时了船,都站在船帮上。
四人来到殿前,先拜了如来,又拜了摆布,再向如来长跪,奉上通关文牒,如来看了,还与三藏。
二尊者引唐僧看罢目次,就说,“圣僧从东土来,有甚么人事送我们?好传经给你”。
唐僧跪倒就拜,悟空从速说道,“望山跑死马,远着呢!若从这里拜起,得磕多少头?”。
悟空正拉拉扯扯逗白痴,只见一人撑一只船来,叫道,“上渡,上渡!”,唐僧要上船,却发明船却无底,又游移不前。
悟空说,“只要从这桥上过,才气成佛”。
八戒、沙僧都不敢过,悟空跳上桥,左摇右晃,跑过桥,喊道,“过来,过来!”,三人还是不敢过,悟空返来找八戒,八戒干脆躺在地上,死活不起来。
唐僧看时,本来是座独木桥,桥头有匾,匾上写有“凌云渡”。
当即,四人重进庙门,再上宝殿,悟空大呼大嚷,状告阿难、伽叶。
悟空说,“不消说了,定是阿难、伽叶两小子,向我们要人事,没给他们,他们就把白本子给了我们,快归去处如来告他们索贿作弊之罪”。
白雄怕他棒重,忙扔了经,一阵风走了,那经落到地上,摔断了捆绳,册页被风吹开,满页乌黑,无一个字。
“哥呀,不成佛也罢,桥是走不得”。
燃灯上古佛将此事听得一清二楚,就命白雄尊者将经夺了,白雄尊者就驾暴风赶上去,从半空中伸下一只手来,把马背驮的经抓去,三藏捶胸顿足,八戒抛弃经担赶来,悟空取棒,奋勇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