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节 民族主义者:袁绍[第1页/共3页]
吴凡再次沉默了半晌后,出言道:
当然,两边在这一过程中均支出了较大代价。袁绍军的代价主如果兵士伤亡,而张辽与夏侯渊联军的代价,除了丧失近三万人马以外,蓟城的城防也大幅降落,裂缝与残碎的城砖遍及城墙之上,如果袁绍军再停止二次划一范围的攻城战,蓟城必定城破失守。
第180节民族主义者:袁绍
不过,莫说这两架井阑面对十万雄师底子有力,吴凡军中更有四辆轰隆车,shè程远超井阑,能够在这两架井阑shè程以外就将其摧毁。
“我要劝降袁绍。”
“主公,这已是我军最后胜机,若不如此,则我军必败无疑主公,我军已经独一两城之地,主公何故此时仍心念百姓却置袁氏基业于不顾矣”
毕竟,安定河北后,今后不管往哪个地区进兵,西北,西南,或是江南,地形都不像河北如许一马平地,过于依靠马队必定要亏损。再者,弩兵再转职一次后的元戎弩兵,所具有的特性还是很让人等候的。
袁绍天然也是晓得这些,看了一眼低眉不语的沮授,重重地叹了口气,垂下头去。
此中,吴凡带领青州斗士,华雄与吕玲绮带领迅马队,颜良、文丑带领马队,郭嘉带领弩兵。
既然轰隆车已经设备结束,吴凡也不担搁,与华雄、颜良、文丑、吕玲绮、郭嘉五人亲率这四支军队,八万五千人,直奔北平。
路过南皮和蓟时,两城太守夏侯渊与张辽接到号令,早已带领各自部下得力战将并二万兵士在必经之路上等待。随后,这三路人马,共十万五千人,由吴凡在中军督统,浩浩dàngdàng开赴北平
袁绍坐在长官之上,凝眉不语。
至于袁绍部下最具策画的沮授,早在袁曹两军于邺城会战之际,就遭袁绍怒斥而不出一言。何况,眼下局势山之将倾,海之回cháo,底子已是有力禁止。
部下文官武将们早已luàn成一团,惶恐失措。郭图等主战派这时也都没了动静,郭图本人更是一双小眼睛转来转去,暗自谋算着逃生的体例。
“就是摆设在乌丸边关一线的十万守军啊只要将这十万守军与北平四万守军全数调到襄平,加上襄平二万驻军,主公仍握有十六万之众。那吴凡不过十万人马,只要我军汲取此前轻敌粗心之经验,改由谨慎迎敌,多设伏兵;主公仍有胜机矣”
这个桃子,袁绍宁肯让给曹军,也毫不肯送给乌丸
不过,北平与襄平两城本来当场处偏僻,人丁较少,驻军未几。经历这两次攻城战失利后,北平驻军已经从本来的八万余骤减至不敷四万。襄平方面因为此前已经将大部分军队派往北平,城中守军更是只要不到二万人。
但是,站在吴凡车前的传令兵,倒是迟迟得不到吴凡命令。不由得扭转头来看,却见吴凡眼望北平城,眉头微锁,如有所思。
说内心话,他何尝不想掌控这最后的翻盘机遇。不过,一想到将此十万守军撤走,乌丸马队长驱直下,为祸中华百姓,袁绍就千万不能承诺。说白了,袁绍还是一个典范的民族主义者,袁军与曹军打得再凶,那也是自家兄弟掐架;但乌丸倒是外人,外报酬祸家人,这是袁绍所没法容忍的。
不过,十万雄师长途行军,此际已经布阵于此,总不能就这么一向对峙下去吧?世人纷繁扣问吴凡如何筹算。
许攸见此,晓得是劝不动袁绍了,只得叹了口气,返回班列。
再说吴凡这四支直属军队,别离为:青州斗士*1,35000人;迅马队*1,20000人;马队*1,15000人,弩兵*1,1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