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第1页/共3页]
二郎这才反应过来,从速答允,“多谢殿下种植,我真是……受宠若惊。”他确切被这天上掉下来的大饼砸得头晕目炫,连话都不会说了,愣了半晌才回了这么一句,黄家大郎气得都想打他。
说实话,他眼下带的就是一群孩子兵,最大的瑞禾也才十八岁出头,胡长锦跟他差未几,徐庚过了年勉强能说是十六岁,就更不消说瑞昌和玳珍了。虽说这几个孩子都挺聪明慎重,可年纪轻了到底经历不敷,辛一来就算有甚么事儿也不敢等闲拜托,乃至于他现在忙得一个脑袋两个大。
辛一来点头表示附和,“我明白!”
“是,屋子才刚盖好没多久,屋里的家具也是前两日才刚从城里送过来的,不过好歹能住人。到底是自家的处所,就算临时比不得会馆,住起来却安闲很多。”辛一来一边说话一边引着徐庚进正厅坐下。
…………
徐庚强压下心头的不适,神采一如平常,非常客气地向辛一来就教道:“船厂的地点先生可选定了?现在要招到能造船的工匠恐怕不轻易,也不知甚么时候能完工?方才过来的路上我瞧见了顾将军的虎帐,一溜儿红色的小楼房,真是气度。传闻是辛先生教他们盖的屋子……”
大师到底年事轻,黄家兄弟又不是拘礼之人,说了一会儿话后很快便放开了,黄家二郎乃至还兴趣勃勃地与徐庚商讨起造船厂事件,又道:“这船厂我们家就算是跟风,姨夫说了,船厂投入高,回报慢,不过风险小,又能看得长远,实在合适不过。此次我与大兄特特地来天津,一是为了增加见闻,第二则是想要看看这边有甚么买卖能够做。不瞒太子殿下,提及黄家,都城里的人大多数人都感觉是世家大族,总该不缺钱花,可但凡是大族,谁家里不是一摊子人,费事事儿也多,这一年两年的下来,垂垂地入不敷出,眼下都靠着老根柢撑着,如果再不想体例,过几年都该喝西北风了……”
“殿下如何来这里了,会馆住得不舒坦么?”
玳珍终究忍不住吭声道:“能用饭了吗?菜都凉了,一会儿吃了谨慎肚子疼。”
也不怪二郎如此,他自幼就是个惫懒调皮的,固然被长辈们逼着读了些书,可到底不出众,不说跟大郎比,就是族中其他平常后辈恐怕都有所不如,因为这个他不知挨了多少吵架,偏生一向没有长进。
黄家二郎笑道:“殿下说得对,正所谓国富民强,若国库不充盈,我们大梁朝还谈甚么乱世气度。不过,那些整天在朝上反对得要死要活的也不必然都是老呆板,说不好里头藏着些甚么人呢。”他到底年纪轻,内心想到甚么就直说了,换了朝中的老油条,是绝对不会开这类口的。
徐庚作委曲状,“当谁情愿啊,还不都是被逼的。要不是攀上你这财神爷,我想挣点银子的确难如登天。”
辛一来公然是事情狂,重视力敏捷被这一长串题目所吸引,沉声一一地答复。二人说了一会儿话,下人过来问是不是摆饭,辛一来稍一踌躇,便开口留徐庚在家里用晚餐。
二郎赶紧应下。
玳珍笑,“我娘笑话说我算是钱眼里了,没想到您太子殿下也不遑多让。”
辛一来客气道:“我也就是提了个建议,还是顾将军您找的人靠谱。话又说返来,那屋子健壮是健壮,不过跟城里的屋子还是没得比,人家那雕梁画栋的,那才叫都雅。您这话跟我说说也就罢了,这如果传到毛尚书的耳朵里,保准他连夜从都城赶过来跟你打斗。”
辛一来公然放松下来,神采愈发地驯良,“殿下谈笑了,您吃很多可不正申明我们府里厨子技术好,下官欢畅还来不及呢。”说罢,又起家引着他往饭厅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