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朝争2[第2页/共2页]
难怪小日本倭寇几次扰乱海防,根子全在只禁日本,他们得不到大明的商品,只能用抢的。
朱由学神采古怪,本来真是自个曲解了,明朝没有真正的闭关锁国,锁的只是不能互市日本。
孙丕扬道:“臣前日奉了旨意,立即就查验侯补各官,在京者已经有九成八,余者了了,臣以为能够随时开考。“
朝中诸官都晓得这件事,除东林党外,其他各党之官,包含中立之官皆是镇静之极,大师凭真本领测验,而不是以裙带干系、师生同门党派争官,个个都感觉自个升官有望。是以孙丕扬一说此事,顿时大家耳朵竖起,想要听皇上如何说。
3、均徭不按规定只派本等差役,而是随便分外加增,本、折以外又计石派银,每年修船、水费、海员皆征于田亩以内,及起解临期又有各种加派。
但朱由学要的不是真正有人能够上奏处理之法,他要的,不过是个名头,有了这个辅垫,上面他才气动手处理此事。
他笑容一敛,说道:“是许爱卿?你有何贰言?“
你们不说话,朕就没体例了?朱由学嘿嘿一笑,说道:“内阁,将王万祚此折明发天下,各县衙必必要张贴起码一个月,要在旨意中写明,凡我大明子民,皆可上奏此五弊处理之法,一旦此法被朕选用,朕重重有赏。“
各官镇静非常,正要说,我等无贰言。许弘纲再也忍耐不住,出班道:“皇上,臣有话要说。“
许弘纲道:“臣觉得,测验选官缺之法弊端甚多,而祖宗传下来的选官之法是由吏部推举,然后庭议,而后上报皇上,由皇上一言而决。臣以为,还是祖宗之法更加稳妥,请皇上纳臣之言,规复古法。“
叶向高倒是一点不屑都没有,他模糊感到皇上此话必有文章,明晓得不能实施的事还一本端庄的下旨,皇上固然年幼,但此等弊端不成能犯。
他本觉得大臣定然是涌跃发言,但话出口过好一会,竟然一个出班启奏之人都没有。
朱由学点点头,九成八,确切能够随时开考,至于剩下的那一点人,来不了也怨不得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