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虽死义也1[第2页/共3页]
一入醉仙居,世人顿觉寒毛舒张,通体风凉,这醉仙居竟如秋潭普通,说不出的风凉。大师这才明白过路搭客堵在门口,只是为了享店中吹来的这一袭冷风。
不一时,欧阳龙儿领着另一名满脸髭须的男人缓缓走了出来,世人将两人看了又看,何胡来道:“古兄弟这两位朋友不怒自威,货真价实,果然了不起。”
老者道:“这位公子好眼力,一起走来你们也见了,这个处所冬冷夏热,每到夏季,气候酷寒,江面结了冰,搭客也就希少了,肯从都城走十数里路来店里喝酒的人更是数得清,每到夏季,气候又极炽烈,过往搭客甘愿多走十数里到都城去,也不肯在此留足,这家店在十三年前本就要关门大吉,幸得有一天,八王爷偶尔驾临敝楼,见楼前江水怒涌,景色极佳,不忍此店就如许关了,便给掌柜出了个主张,说江水冬暖夏凉,四时常温,若能在醉仙居底下凿出一个暗道,以铁管连入堆栈四周,让江水气温与堆栈互通,便可使堆栈冬暖夏凉,四时如常。世人一听这主张,均觉妙极,可这是一项大工程,可不成行尚不成知,掌柜比年亏蚀,哪有这么多银子挖暗道铺铁管。八王爷可真是宅心仁厚,不止借银子给掌柜,还为掌柜请来宫里驰名的工匠催促工建。这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挖得太靠江罢,怕水涌出去将店给冲没了,挖得太浅罢,气温又没法儿连通,也没法装琉璃和铁管,那宫里来的工匠也真不赖,一个月后终究想出了一个别例,他命人先在堆栈南面一块巨石上往下凿,凿好后砌上一层厚厚的花岗岩,将琉璃和铁管预装出来,再从江边往堆栈挖,如此一来,江水通到巨石处,却不至于将堆栈冲毁了。通道挖通那一天,我们吹着冷风,从这里望着江里的鱼儿游来游去,内心别提有多美了,醉仙居今后就成了冬暖夏凉的宝地,一年四时,买卖好得不得了,这间密室,也成了醉仙楼最奥妙的地点,别说外人不知,就是有人师法,也不得要旨,啊呀,你们看,你们看,这叫昂公鱼,白日都藏在水底,这东西还觉得我们看不到它哩。”
世人哈哈大笑,一起出宫,过了地安门,来到钟鼓楼,又向北走了约莫一刻钟,何胡来忽道:“古兄弟,一起走过来,我总觉有人盯着我们。”古钺聪一面向前走,一面低声道:“方才有两个寺人一起尾随我们,这会儿不见了。”顿了一顿,接道:“左边阿谁买箩筐的男人不是农夫,是寺人,前面阿谁挑豆腐的村妇,是宫女扮的。”何胡来瞥眼买箩筐的男人,只见他身形肥大,满脸髯毛,提及话来也甚是粗暴,全然没有一丝寺人模样,又看那村妇,见她挑着两筐豆腐,只顾低着头走路,他看了半晌,涓滴瞧不出端倪,奇道:“你安晓得?”古钺聪道:“街上的人都盯着西边儿那耍戏法的女子看,唯有这个大汉涓滴不为所动,岂不怪哉?另有,他并无喉结,可见从小就入宫净了身。”世人大是叹服,一侍卫忍不住道:“阿谁宫女又是如何回事?”古钺聪道:“平常村妇,干惯了粗活,必是满手老茧,此宫女一双手却甚是白净,她走路老是低着头,一则是因为豆腐压得肩疼,二是被使唤惯了,你们看,她食指和拇指有老茧,若我没猜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