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书院风波[第3页/共3页]
原路返回主街,陈青暗自思虑羊毫的销路,原想来县里说不定能卖个高价,谁曾想连个机遇都未曾有。另有一点时候,要不要再去私塾碰碰运气?说不定能赶上早回书院的学子呢。
大抵内容也就是领了活计必须定时完成,如果迟延将视客人态度奖惩。迟延一天遵循人为的非常之一补偿。逐次递增,直至扣完工钱。如果客人退货,则绣娘需求承担统统丧失。
绣活多数都是代代相传,这绣工与技术也多为私家技术,旁人不便扣问,柳衡山虽心痒,却也遵循端方只细心旁观。做这行买卖手里如果没有技术好的绣娘也怕留不住客人,常常布坊拼的就是绣工,布匹的发卖也只是此中一方面罢了。
这身素色锦袍虽不像大户老爷般贵气,却到处透着精美,不但不会压了朱紫的服饰,还凸显了店铺的层次,看的出绣制这件锦袍的绣娘也是花了番心机的。
“齐公子谈笑,我虽是商贾之籍不得入仕,但这崇文的气度可不能因没法入仕而有所倦怠”廖凡志扯着嘴角对着先生所居的方位摇摇拱手。
与万掌柜商谈妥秋后接活后,陈青便再三谢过万掌柜和柳伯,径直朝西南书院行去。
“是,布坊大多有严格端方,来前也略有耳闻,不知万掌柜可否与小仔细说一下端方,也免得将来出错”陈青不卑不亢的说道,这端方与补偿定是要提早说好,不然到时本身亏损还白搭上时候和银子。
陈青不客气的拿了一块糕点吃了就不再动桌上的点心。将之前绣好的百子千孙图递给柳衡山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