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汉祚高门》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成汉篇5[第1页/共5页]

此类作秀,以后在蜀中几次上演,观者天然也越来越多。到最后,范贲乃至舍弃人间各种,跟从天中严师君北上,言是将要直往汉中天师道祖庭修持道业,两位超凡脱俗的神仙中人就此连袂而去,只给蜀中留下很多惹人遐思的神仙轶事,悠长回想。

蜀道天险,再险险不过民气。在德不在险,先秦名将吴起早作振聋发聩之言,但却常常不为世道所重。

大梁王师呈现在成都平原以后,再也没有遭受甚么像样的抵当,蜀军前后卸甲归降,汉主逃无可逃,只能在群臣伴随之下,素缟自缚、奉表载棺,于成都城南梁军大营前向汝南王沈云请降。

范贲一时胆怯,鼓噪民情,局势演变到这一步,实在相互都成骑虎难下之势。大梁若想顺利管理巴蜀,范氏必必要除,辨别只在于将要有多少报酬之陪葬。

此前范贲引众于犍为顺从王师,落败以后便逃回了青城山。以后成汉君臣出降,就连国主李势都被直接斩杀于成都城外。但是当汝南王传檄命令让范贲前来成都领罪时,所激起的风波之大连汝南王都吓了一跳。

汝南王在诸将并众虎贲伴随之下,于辕门外接过汉主李势膝行奉上的请降国书,但却并没有如成汉群臣所假想那般,赐与汉主李势甚么礼遇安抚。

而这十万雄师在蜀地局势还未完整平复之前,是不会撤离蜀中的,巴蜀这些本地豪强,那真是不怕死就用力跳!

这在资讯发财的后代是不成设想的,但是在时下却不是甚么新奇事。汉主大抵也乐得公众们保持这类曲解,哪怕是在成都平原附近,仍然不乏公众底子不知李氏国主竟然是巴氐身份。

“若非二师当年惠赠道果,我父焉能号于长生!”

孟昶即便负于天下,未曾负此一人,即便不妙手提三尺长剑上阵杀敌,莫非不能半丈白绫自吊颈端?

对于大梁朝廷而言,平蜀是笃定之事,过后如何尽量保全蜀地元气,并尽快让蜀地归治,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根基原则就是一罪两惩、杀恶保民。

但在王师一方面看来,这倒是再普通不过,戋戋一个汉主李势,较之羯主石虎如何?就连石虎被擒以后,都是在信都城直接处以脔割极刑!

旧年李特带领流民入蜀,路子剑阁时指导江山,很成心气风发、大志激昂之态,大抵应当不会想到,这句话在将来不久以后,一样也会应在他的子孙身上。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首五代后蜀国主孟昶宠妃花蕊夫人所著《述国亡诗》于后代传播颇广,但十四万人齐解甲是真,更无一个是男儿则一定,这首诗实在挺王八蛋的。

大业二年,王师入蜀,直到大业五年,巴蜀之间州县悉定,生民安居乐业,表里相同有无,天府之称,垂垂实至名归。

天中朝廷对此也极其正视,在获得沈云奏报以后,天子陛下与一干重臣快速做出决定,安排五位天师道师君一同入蜀,处理范氏困难。

固然王师此前已经做出很多铺垫,但当真正斩杀汉主李势之际,巴蜀之间还是不乏动乱。

并且,范氏也是巴蜀豪强中一个顶尖代表。从成都城至于青城山,都江堰所灌溉的广袤田野,尽为范氏园墅私产。内里良田广厦不计其数,几近不逊于一个独立王国。论及在国中所享尊荣,乃至还要远远超越了皇族李氏。

公然,在到达成都以后,范贲被引入汝南王官邸,但却并没有见到汝南王,只要一名多数督府参军前来传达汝南王口讯:欲求何死?

此时即使另有甚么成汉孤直忠孽负隅顽抗,在得知国主李势已经在成都请降以后,也都纷繁放弃了抵当,前去大梁汝南王所规定的受降地区缴械投降。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