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汉祚高门》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0148 苑中有诏[第1页/共3页]

但是天子没有死,这就把庾亮摆在了一个难堪的位置。他已经是进退两难,要么惭但是退,闭门不出,要么保持近况,静待转机。

但既然天子敢这么做,则意味着最起码性命应当还能保持一段时候,沈哲子另有甚么可担忧的,唯有一鼓作气,将那些停滞他阖家团聚、家庭敦睦的第三者、第四者十足扫出局外!

建康城东燕雀湖畔,沈哲子正在这里为老爹沈充送行。

“苑中有诏。”

此事过后不久,泰山羊氏便表态退出此次备选。因而终究便只剩下了三家,琅琊王氏、丹阳张氏和吴兴沈氏。

“你们不屑跟老子并列,老子更不屑跟你们并列!我们翁婿一家亲,岂容你们这群杂鱼作怪!”

“向年入都,情势较此仍劣,儿亦能安然踏过,面前些许骚动,又算甚么!”

“庾元规实在可爱,我家态势刚有和缓,中书便连番促我归镇,用心实在不堪!”

天子欲为公主选婿,在庾亮看来又是一步昏棋,时下之局,一动不如一静。特别他所属意的吴兴沈氏,更让庾亮隐有不满,堂堂帝室之女,岂可如此屈就!

――――――

起初天子亲书沈哲子所作《游子吟》,于太学立碑刻之,终究让人认识到沈哲子乃是天子属意的帝婿之选,而非完整没有自知之明的小人姿势,是以全部建康城中言论一时都有哗然。

旁人只道他担忧沈氏摆脱钳制,因此不肯沈氏得为帝戚,未免过于小觑了他。题目是沈家底子不成能在这场合作中胜出,又何必硬要勉强,徒惹笑柄?

听到这题目,何充便微微一愣,不明白庾亮为何问起这个题目。遵循他一贯谨慎,正皱眉沉吟思忖一个全面答复,却又听庾亮说道:“罢了,随口一问,不必放在心上,去吧。”

至于圣旨的内容,则很简朴,只不过是赞美江东一众处士有贤长之风,各有嘉奖,并着有司于太学碑记此事,以劝勉诸太门生勤于学业,不成懒惰。开端则是附上了沈家阿谁少年新作诗篇,那一首《游子吟》。

王敦之乱安定后,天子便垂垂有些不能自控,满朝高门忠贞贤士皆不属其意,历阳苏峻这类桀骜难驯的流民帅置于肘腋之际,荆州分陕拜托于暖流之手!其心迹已是昭然,外廷大家自危。

并且形成这个局面也非沈哲子一人之功,天子的共同才阐扬了最高文用。他现在已经能够肯定,天子确切情愿选他为婿,想想之前对这位老丈人诸多调侃腹诽,实在不当人子,今后不能那么做了。

本来只是看个热烈的人们,这会儿哪怕再痴顽,也垂垂看出了一丝苗头,看似平常的一次遴选帝婿,到最后竟然演变成一场政治层面的争锋。

眼下因为天子本身的处境便已经堪忧,他的表态并不能取一锤定音的结果。但这份支撑,对沈哲子而言却极其贵重,有了这份支撑,他便有了对峙留到最后的来由和根据,不必再担忧半途会被宗正筛取掉,亦或迫于物议驳诘而本身退下来。

庾亮从未想过本身会成为一个把持禁中的权臣,时势所迫,也是逼不得已。跟着君臣相互生隙,他已经不能再退了,不然时势不知会腐败成何种模样!

他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剩下要做的,就是把琅琊王氏和丹阳张氏一一踢出局外。他乃至不能忍耐这两家一样再留到最后,与他站在一起接管点评遴选。

看到这里,庾亮嘴角禁不住出现一丝苦笑,益发认识到君臣之间已经扯破得难以弥补的裂缝。他知天子心中对他有怨念,但是局势一步步行至现在,走到明天这一步,亦非他所愿,他也是迫不得已啊!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