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刘备说忠义[第2页/共2页]
“天下之义如何说?”刘征持续问道。
刘备也不谦善,因而说道:“忠奸本难辨。大奸者,常常在人主眼中是大忠。秦之赵高,前之十常侍,在天子面前去往极尽忠臣之相!背后倒是诡计手腕,残害忠良,乱政屈才。而大忠者,偶然却也看似大奸。昔霍光辅政三朝,废立天子,实为汉室计议,方有昭宣之治!而世人却谓霍光擅权,乃至死才三年,宗族诛夷!人主握天下之机柄,不成不察!”
刘备见刘征淡然无语,觉得本身说错了甚么话,说道:
“何为忠?”刘征问道。
“义,有兄弟之义,有家国之义,有天下之义!兄弟之义,同生共死,休戚与共,虽万难而不违!视存亡以如归。云长、翼德与我意气相投,数年来存亡与共,可谓兄弟之义。”
提到皇甫嵩,刘征内心又有些模糊作痛。当初本身从洛阳逃出,实在便已经预感到了明天的成果,但人的本性又岂是别人能够撼动的?幸亏皇甫嵩固然身故,但毕竟留有忠名,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经心于人曰忠,勤身事君曰忠。自古以忠为荣,以奸为耻。但是,后代之人却在这‘忠’、‘奸’二字上多有所困。乃至有大忠似奸,大奸似忠!有无能之忠,更有愚忠!”
刘征没想到,就一个“忠”字,刘备竟能阐扬出如此多的说辞,难怪是个当带领的料!明天的人也一样,凡是冷静不语的根基上没有能够当带领,当老板。反观那些胜利的老板、高官,那都是嘴皮子特别能说的!有的就像洗脑一样。以是说,胜利,不但是靠手上的本领,还得有嘴上的本领才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大将军如此提携我三人,关某在此拜谢!”关羽说罢拜谢刘征,刘备、张飞二人也都随关羽一起施礼。
“除此二者,又有庸忠、愚忠。所谓庸忠者,忠而无能!何进之类便是!手掌天下兵事,贵为国舅,却不能打扫阉宦,反为阉宦所害,乃至二帝流浪!身居高位而无能,国之危也!愚忠者,忠而不得变通!皇甫义真是也!董卓初入洛阳,根底未稳,兵力未盛。而皇甫将军手握数万雄师于三辅,挥师东进,旦日可平。然将军恪守死节,不肯变通,乃至错失良机!本日屈死囚牢,岂不悲乎?”
“大将军此话怎讲?”刘备问道。
“玄德曾师事卢植先生,卢尚书于孔孟之道所研颇深。不知玄德可有所获?”孔孟之道,不过是纲常伦理、礼义忠信,刘征成心问道。
“那家国之义呢?”刘征问道。
刘备看了看身边的关羽、张飞,说道:
听到刘征问起本身的近况,刘备说道:“大将军委任刘备北军中候之职,刘备实在是诚惶诚恐!以刘备之功劳,出任北军,实在有些名不副实啊!论功绩,曹氏诸将皆在刘备之上。”
第三十八章 刘备说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