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闻鼓厅[第3页/共3页]
“还真是因祸得福,”双福想想又感慨道:“西夷狡猾非常,几次无常,跟西夷的交道没那么好打!”
换道别的场合,夸你忠勇那是真夸。但这儿是跟詹事府差未几清贵的通政司衙门,讲究的是才高八斗,最瞧不起的就是丘八,夸你忠勇就相称于骂你是一介武夫!
“新来的这个韩秀峰曾代理过松江府海防同知,还兼过几天江海关监督。而这个松江府海防同知兼江海关监督,恰是已革江苏巡抚许乃钊提携的,这一说玉芝兄内心稀有了吧。”
来之前觉得通政使是李道生和孟保,夜里跟当值的经历聊了一会儿,才晓得孟保只是加通政使衔,并非真正的通政使。而面前这位翻译科进士出身、曾做过内阁侍读学士的双福才是通政使。
“本觉得他是彭大人的人,没想到文中堂竟会保举他。还真是个会追求,会走门路的。”
想到彭蕴章是个正统的读书人,毫不会做出这等贻笑风雅的事,双福猎奇地问:“畴昔的事,权宜之计……广普兄,此话怎讲?”
想到这些,韩秀峰对如何答复王公大臣乃至皇上的扣问内心终究有了底,收起摺片等公文,让一样又困又饿的顾谨言出去笔墨服侍,强打起精力绘制舆图,草拟条则。
“韩老弟无需多礼,”双福一边不无猎奇地打量着,一边笑容满面地问:“韩老弟,听外头的那些个主子说你是夜里到的,一到任就忙着办差,赶了一天路又熬了一宿,必然很累吧?”
并且,魏源的《海国图志》有点近似四库全书那样的抄书总集,一百卷里有很多内容是未经订正照抄的,别人书里的那些猎奇胡说也就原封不动地保存了,以是在读书人看来就是胡说八道,究竟上在海安时韩秀峰一样是把《海国图志》当作《西纪行》那样的神怪书看的。
“嗻。”
要说新奇事,京里的王公大臣们不晓得或者说不信赖的新奇事真很多。比如前高邮知州魏源编辑的《海国图志》,京里的王公大臣十有八九没见过,就算见过也顶多翻十来页,再看就看不下去了。
李道生一样感觉韩秀峰来通政司做参议的确有辱斯文,无法地叹道:“要说捐纳出身,内阁一样有,文中堂也真是的,竟保举他来我们通政司!”
“也不晓得文谦此次能不能让夷酋南返。”
“至于权宜之计,那会儿长毛不是还占有在静海吗,时任永定河道吴廷栋奏请整饬河营,拱卫京畿。而这个韩秀峰恰好领过兵打过仗,仿佛还打了个败仗,阵斩长毛四百多,彭大人看在许乃钊的面子上,就顺水推舟保举他去代理永定河南岸同知。”
提起这个,李道生苦笑道:“杨简侯弹劾过他,成果却没捞着个好。不过虽因为这个韩秀峰没能做上江苏布政使,但想想许乃钊的了局,想想吉尔杭阿没能拦住西夷气得皇上大发雷霆,他也算因祸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