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汉世祖》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6章 龙栖[第2页/共3页]

但初期的龙栖军,战役力不如何强,军纪却尤差。将怠兵懈,常有违法乱纪之举。驻地临村镇,似逼迫良善,偷掠百姓,霸民财贿之类的事情,底下军士干得并很多。

刘知远治下河东,号称诸镇之首,除了“王业龙城”的加成以外,最大的底气便来自于其麾下数量浩繁且“练习有素”的军队了。

就在那三两日的时候内,刘承祐拿下了十几名队长、都头这类的初级军官,一名营批示使也被他以“慢军之罪”的名义杀了。乃至于麾下称得上中级军官的一名军批示使,都被刘承祐上请解聘调离。

态度极其倔强,手腕非常狠厉,从那以后,全军将士才真正认识到刘承祐这个“俏郎君”,清楚是头吃人的老虎。在刘承祐一番倔强的行动下,全军寂然,高低无人敢轻视他,再共同着刘承祐那整天保持着的冷酷脸,更觉严肃,令人生畏。

初掌兵事,刘承祐便碰到了极大的应战,军官藐之,士卒疑之,虽以身份之故,底下人还不敢正面顶撞,但那沉默的对抗与架空,却让刘承祐感受得非常逼真。军令难通,上情下达,非常滞涩。

在刘承祐的大力整饬下,龙栖军焕然一新,战役力急剧上升,士气日旺。及至今时,已有强军风采。

最后,刘知远奉诏出镇河东,不及一岁,而石敬瑭驾崩。及少帝石重贵继位,与契丹反目,两国兵器遽起,为御契丹,刘知远被委为北面行营都统,但因为君臣将相相互猜忌的启事,空有辖制之名,而无实在。

跟着时候的推移,军士们也垂垂熟谙并接管了这个主将。出身贵重,却毫无纨绔之风;年纪虽小,办事却很老道;公道严明,毫无偏私。固然没有刁悍的武力,但其严肃更令人畏敬。再加刘承祐时不时地下基层,与队、火之卒交换,同衣同食,非常骗得了一部分军心。

一番行动下来,有上百勇猛之士与初级军官被汲引上来,这些军士,对刘承祐的好感度一下子爆棚。

......

本日虎帐中的兵士们都很镇静,昨夜自营外拉入了六头大肥猪,今晨杀猪,那一声声凄厉锋利的哀鸣声是那般动听......每月,总有这么一两日,刘承祐命人犒军。

河东部属诸称呼军,雄师如兴捷、武节,分摆布两厢,其下再置数军,其卒众近万。此两军属于刘知远的嫡派军队,毕竟是他亲身组建的,报酬优渥,战力且强。而兵寡者,三四千之军有之,更寡者亦有。乃至有卒不满千之军,不过其多被任支郡、关卡的守备。

晋阳雄峙于汾水岸,间隔城池以东二十余里,平整的田野上,坐落着一座虎帐。数寨连营,栅栏安插,非常松散。堡垒周遭,军旗高树,除了“刘”字灯号外,更多的便是“龙栖”军旗了。

当然,有上就有下,那些“无端”被裁撤、降职的人,当然不会佩服,只是这一次,底子闹腾不起来,有一众既得好处者的支撑,又有刘知远暗中背书,刘承祐等闲地弹压。没能制止地,还是杀了三两名酒醉上头,鄙视刘承祐权威的初级军官。

东寨间一座营帐中,数十名流卒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块,享用着中午的憩息光阴。当中的是一名初级军官,坐在一张麻布上,观其礼服标记,是一名都头。都头姓李,看起来年纪不小,实际也就二十多岁,胡茬四扬,一脸恶相。皮肤粗糙,满口黄牙,头盔摆在屁股边上,翘着二郎腿,正用小拇指甲在嘴里剔着牙缝里残留的肉丝,一副舒畅的神采。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