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1页/共2页]
闻此言,纵使以高防的经历不至于心生打动至倒头便拜,但贰心中总归有些感慨的,又慎重地向刘承祐行了个礼:“多谢殿下看重,卑职愧不敢当!”
“方取州县,便杀功臣,不但潞州将校寒心,传将出去,必使天下节度心存疑虑,这对抗击契丹的大业,实有害无益,还请殿下三思!”
“免礼。你的才调,我早有耳闻,彻夜畅谈,没有让我绝望!”刘承祐面色完整规复了天然,又开端提及拉拢民气的话:“账目上书,府库有钱千万。然于我而言,得府库千万,不如得高防一人!”
“天然。”刘承祐瞥了他一眼,心中都大抵猜到他接下来会甚么了,直接说:“细细想来,这王守恩还真似一块骨头,冢中枯骨!”
至于今后甚么,刘承祐没有说下去,但高防已然恭恭敬敬地向刘承祐行了个礼:“殿下贤明!”
嘴角轻微地勾了下,刘承祐淡淡地感慨道:“我与高判官虽初识,却不想,能闻君这一番肺腑之言。”
“如你所言,一个王守恩的存亡算不得甚么。其贪财好利,骄横放肆,却终不致死,此次他也确是有功,冒然杀之,于我除了宣泄心中不满以外,并无好处,还易落个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骂名!”刘承祐淡淡说来:“至于今后......”
“下官不敢!”闻言,高防连连点头否定。
再与高防聊了几句,刘承祐由他告别,在其退下之时,轻飘飘地提示了一句:“彻夜你我的说话,嗯......勿与人言!”
“至于高判官,我意以你为潞州巡检使,领潞州兵事,一并保举!这一次,你当不会回绝吧......”
刘承祐这话问得有些锋利了,乃至在直指其有背主之心。
高防仿佛还未完整摆脱开本身的情感中,突闻此问,愣了一下,但也听出了刘承祐语气中对王守恩的不满,垂首稍思,有点含混地说:“王巡检,该当是顾念军中将士,故寒舍面皮,为其请命吧......”
抛开阿谁稍显“沉重”的话题,刘承祐转而问道:“刚才,对王守恩所请,高判官有何观点?”
刘承祐平平语气间,杀意凛然,高防倒是悚然一惊。惊诧地望着刘承祐,脸上没有一点喜意,反而急声说:“殿下千万不成!”
刘承祐却坐正了身材,神采变得冷冽,凝睇着高防:“不瞒高判官,我对王守恩确是不满,似此类人,不管为官那边,必以剥削为事,非百姓之福。我欲杀之,为天下除一害。至于潞州,则上报晋阳,请以高判官为节度,你看如何?”
高防的话,确是大义之言,尽显高节,这或许就是其内心的实在设法,抑或另有其他甚么启事。但刘承祐心中已然鉴定,此人确切是值得拉拢的。
说到最后,高防声音激昂,脸上竟有些动情的失态。
高防的话,听着有那么些事理,但是,实际不会有那么夸大。戋戋一个王守恩的性命,还没有资格摆布天下局势,影响“逐辽”大业。
高防不假思考答道:“此次举义,王守恩的功绩毕竟是没法扼杀的。若非其大力互助,潞州恐怕不会这般等闲便全州而下。倘若他率潞州兵马,与赵行迁垢合,以待契丹军马,潞州的局势早至腐败!”
“十载恩德,不及家国大义!”听完其解释,刘承祐目光平和下来,嘴里念叨一句,旋即朝其拱手:“高判官高义!”
“向使张从恩,能尽臣节,纵只稳守关隘,戍卫百姓,下官也定一如既往,跟随摆布,竭诚效力。但是,张从恩弃州而去之日,便是我二人义断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