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契丹乱政[第1页/共2页]
音落在“儿”字上,堂间的史弘肇忍不住遽起,怒容满面,一副主辱臣死的模样,喝斥道:“契丹主欺我主过火,当我中国儿郎,尽是认贼作父之徒吗?”
“至于诸位,都散了吧!”说完,刘知远便离席而去。
“契丹真胡虏也!虐我生民至此!”刘承训儒雅的神采涌上了一团红潮,神采显得非常气愤,嘴里喃喃道。
“既失民意,又丧士心。赵在礼、刘继勋之死,强留觐见诸节度,分拨兵马将吏驻其地,又失诸藩镇之心。且契丹主惮于投降的晋军,频频口出杀降之言,虽被谏止,又欲尽迁其父母家人北上觉得人质,胁使晋兵。现在中原的晋兵,皆怒惧而生愤懑,依末将所观,随时能够乱起。”
刘承祐也是不急不缓地,双膝着地。余光却瞥向那带头的人——郭威。这厮,前次堂议还不置一词,这一次,却又是抢在统统人前面......
说着,王峻语气中不由透暴露调侃:“末将还未归太原,便收到了契丹主称帝建辽的动静。想来,他对末将所说,不过是对付之辞,目标便是想要欺诈大王去汴梁。只可惜,他太急了,这般迫不及待地想要坐上中原的天子宝座!”
王峻侧过身子,手指东南,轻笑道:“末将告别汴京时,契丹主曾暗里对末将表示,只要大王亲身南下,便策立您为中原新主,他则率契丹雄师北返。不过,末将在汴梁听闻,契丹主曾对燕王赵延寿与投降的杜重威,都有过近似的承诺。但是......”
说这话时,王峻的情感都忍不住有些冲动。深吸了口气,方才持续道:“契丹主南平大晋,为励胡兵,欲尽取国库以赏将士。然颠末少帝奢糜与比年战役,国库早已空虚,余财那里能满足三十万胡卒的贪吃之欲。因而,下诏向全城官民括借财帛,以做犒赏之资。然明为借,实则有借无还。如此,犹有不敷,分遣数十路‘括钱使’,奔赴诸州,大掳民财。士民被其苦,积怒之怨,几冲斗牛!”
王峻轻咳了两声,将早打好的腹稿,朝世人说来:“契丹主入汴以后,契丹主最大的失策,便在于‘以胡法治中国’。”
这时,一道魁伟的身影站了出来,三两步跨至中心,大声跪请道:“中原沦丧,胡寇虐行,天下愤然。大王当四海之望,还请速加尊号,正位天子,出兵南下,以击胡寇,以解生民危难!”
听王峻这么一说,刘知远倒是嘲笑着说道:“如此说来,这契丹主对孤,却还是挺看中呐!孤,是否应当感到幸运?”
“至于契丹主,大纵酒乐于汴宫,每与人言,多藐视我国人。其人之骄贵,由此可观!”
闻问,王峻淡定一笑,朝前半步,向刘知远解释着:“大王,此拐但是有些说法的。遵循胡法,唯有优礼大臣,才有资格获得此犒赏,如同中原几杖之赐。哪怕是契丹贵族,也甚少有人得此赐给,效力契丹的汉臣中,也只要燕王赵延寿曾获此拐。末将北归程中,所过城池,契丹蕃将见此拐者,无不谨礼相待!”
“哦?”刘知远眉毛扬起。
并没有禁止部属们表达气愤,刘知远端坐好久,方才长感喟一声:“至本日方知,契丹政乱,竟至于此!中原生命之苦,竟至于此!胡虏,果不能治中国!”
听完王峻的论述,堂间静极了,人多数是感性植物,在坐文武根基都为契丹的暴政感到气愤。此前独一所闻契丹人的虐行,然听完王峻的描述,仍不由怒发冲冠。很多人面露激愤之色,武将们则握紧了拳头。
“说说看!”刘知远挥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