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降陈逸兵进鲁国[第2页/共3页]
刘备问道:“张公尚活着乎?”
王喜等黄巾军残虐兖州时,鲁相陈逸龟缩鲁县不出,刘备与曹操、袁绍相持,也得空顾及他,一旦与曹、袁临时停战,腾脱手来,当即号令吕虔节制瑕丘巢集、刚县张圭,掉头向东,威胁鲁县。
周林临时被刘备任命为参军,随在身边。
陈逸道:“现隐居高平,年近八十矣。”
黄河以南、淮水以北,曹操、刘备、陶谦构成三大权势,相互管束,相互挤压,争夺生长空间,处于三者之间的强大权势要么主动择一投效、要么被三者兼并。
陈逸乃名臣陈蕃之子。陈蕃与窦武、刘淑合称三君,少年时目睹朝政暗淡就有“大丈夫处世,当打扫天下,安事一室乎!”的弘愿,后举孝廉,历任郎中、议郎、乐安太守,为政廉洁,前任光禄勋,典掌官吏推举,公道不阿,不畏权贵,人称“不畏强御陈仲举”,后公元一六八年与窦武谋诛寺人事泄被杀,时年七十多岁。
陶谦还则罢了,臧霸不容小觑。本年四月,臧霸趁泰山太守应劭北长进犯刘备之时,袭占费国;六月,又击破南武阳,攻占鲁国之卞县;在刘备说降应劭的同时,又挥兵南下,篡夺南城。臧霸拥五县之地,又火并阙宣,拥兵万人,气力大增。虽与陶谦在沛国被豫州联军击败,但只是计谋撤退,气力并未遭到太大丧失。
陈逸保举的孟建、应玚、和好等人,除了和好已经加冠外,孟建和应玚都是不满十八的少年。刘备命人带了陈逸和本身的手札,前去延请,辟和好为处置中郎,邀孟建和应玚至青州学宫游学。
刘备与臧霸早有盟约,又有朋分泰山之友情,此次得北方良马,送了五十匹给臧霸,只叙交谊,不提他事。
吕虔派鲁肃说陈逸道:“君王谢以后,清正廉直,治世必为名臣,何如此乃乱世乎?方今四海鼎沸,天下分崩,能拨乱返正者,非刘镇东另有何人?君不早投之,而在两强之间、两虎相斗之处拖延踌躇、挣扎求活,有何益也?现在臧霸耀武于东,吕子恪横绝于西,南下无路,北归无门,君兵不满千,将不敷十,豪强不敬,百姓不附,再不早做定夺,亡无日也!”
青州重臣中部郡国处置和簿曹处置皆空缺,刘备咨询陈逸定见后,又连络其脾气特性,任命其为簿曹处置。簿曹处置主财谷,相称于青州的财务部长,职位相称首要。陈逸见刘备如此信重,天然感激,不顾才来投奔的忌讳,保举山阳名流张俭、汝南后起之秀孟建、应玚、和好等。
陈逸悔恨寺人,四周驰驱,图谋诛除之。公元一八八年,陈逸及方士襄楷共在“八厨”之1、冀州刺史王芬处。襄楷夜观天象,道:“天文倒霉宦者,黄门、常侍真族灭矣。”陈逸大喜。王芬向来科学谶纬天文之说,慨然道:“若当真如此,芬愿驱除宦者!”因兜揽豪杰,上书言黑山贼造反,起兵,欲趁灵帝北巡河间时发难,诛寺人,废天子。王芬邀老友曹操入伙,曹操回绝;又邀平原华歆、陶丘洪,华歆亦回绝。风声泄漏,灵帝下诏令王芬罢兵,然后征其入朝。王芬大惧,解印绶逃脱,逃至平原,他杀。陈逸、襄楷等流亡。
李膺不肯意流亡,道:“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自赴诏狱,在狱中被鞭挞至死。
张俭则弃家流亡,官府缉拿甚急,张俭望门投止(看到门就仓促投奔),很多报酬收留他而家破人亡,郡县残破。孔褒、孔融兄弟曾因收留张俭开罪,兄弟二人争死,朝廷杀孔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