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说六败陶谦击曹[第1页/共3页]
曹宏神采一白,色厉内荏地叫道:“无礼!放肆!武夫!吾不与尔普通见地!”离席爬到陶谦席前,道:“臧霸欲害宏之性命,请明公救我!”
程昱建议道:“袁公已平内哄,破黑山,可向其求援,请其管束刘备。”
陈宫冷眼旁观,不发一言。
边文礼即边让,陈留郡浚仪县人,幼年时,博学善辩,文采出众,曾作《章华赋》,名噪一时。公元一八四年,大将军何进征其为令史。公元一八九年,继服虔而任九江太守。后袁绍讨董,讽免边让,以周昂为九江太守。边让回归故乡,为兖州士林魁首,深恨袁绍,延及袁绍的翅膀曹操,又加上曹操乃阉宦以后,更招致边让大肆进犯。金尚金元休,当世名流,与边让多有来往,乃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而被曹操所逐,边让大怒,串连兖州士族,谋逐曹操。曹操遂杀之。
曹操感喟道:“公台这是恼我诛杀边文礼、拷治豪强大姓之举。岂不知士族、大姓、豪强剥削之凶恶,兼并之残暴,奸猾犯警,已成兖州之痼疾,若不打扫,我等何故得百姓之心?何故安身?道分歧矣,尚复何言!”
曹操方才开端屯田,还未见到效果,为了安身,赡养帐下士卒,不得不向具有地盘、财产、粮食最多的豪强大姓动手。但士大夫多数出身豪强大姓,边让、陈宫等皆是广有田陌的大地主,天然对曹操不满。
戏忠道:“陶谦不敷为虑,惟患刘备趁火打劫。”
陶谦脸显不豫之色,又忍了下来,转向曹宏道:“君有何妙策,可直接说来,休得挖苦同僚。”
曹宏神采已经规复如常,拱手道:“是。”转过身来,面向席间世人,一脸自傲,侃侃而谈:“曹操倒行逆施,残害贤能,虽强必毙!以宏之见,其有必败者六:曹操先战黄巾,又战刘备,又战袁术,又战我军,无时得休,将士怠倦,战力低下,此一败也;曹操妒能害贤,殛毙边文礼,兖州士大夫皆悔恨之,内部不稳,此二败也;曹操处四战之地,四周罚兵,虽临时与刘备停战,东平边疆仍需屯兵相持,与我军作战之兵力必将分离,此三败也;豫州刺史郭贡已与我军密缔盟约,若我军攻曹操,其自取陈、梁,此曹操四败也;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已接管陶公之抚,弃暗投明,将攻曹操之陈留,此曹操五败也。”
他刚一分开,曹宏就嘲笑道:“私心自用,拥兵自重,不做防备,必有后患!”世人纷繁称是。陶谦神采阴沉,没有说话。
曹操笑道:“公台有何计破敌?”
陶谦不久前刚败于郭贡之豫州联军手中,丧失了沛国,但只是逃得狼狈,丹阳精兵根基盘仍在,团体气力并未遭到太大丧失。现在传闻曹操内部有变,顿时又起了趁火打劫、报仇雪耻的心机。他很清楚,郭贡只是小患,曹操才是大敌。
豫州刺史郭贡上书言梁相罗怀不尊州里、图谋不轨,进兵梁国。
曹操帐中文武纷繁献计,多数针对刘备,对陶谦、郭贡、何仪三路兵马并不放在眼里。戏忠轻松隧道:“郭贡志大才疏,昧于情势,企图先灭梁国,再并陈国、汝南,陈王和徐孟玉岂会坐视?何仪、刘辟皆蟊贼,乌合之众,张公足以破之。”
按照初平三年士林间的评断,曹操是“有才无德”;刘备是“无才有德”。
曹操闻信,大笑道:“陶恭祖痴病又犯耶?胆敢犯吾边疆,自取死耳。”
陶谦白眉一竖,向臧霸道:“宣高有话好好说,休得无礼!”
满宠对程昱之议加以弥补,道:“袁公所置东郡太守臧子源与刘备有旧,其治所东武阳正处于我军后背,一旦有变,结果不堪假想,可请袁公调臧子源他任,使白文博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