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索旧部英雄奋起[第2页/共2页]
公元一八四年,黄巾之乱,三十岁的孙坚机遇来了。同为扬州人的右中郎将朱俊知孙坚才气,表其为佐军司马。孙坚便将家室从富春迁往寿春。这时大儿子孙策十岁,二儿子孙权三岁,三儿子孙翊一岁。孙坚跟从朱俊在豫州讨伐黄巾,孙策才十来岁,就已交结着名,名誉发闻。周瑜与孙策同年,比孙策小两个月,也属于早慧的天赋儿童,听到孙策名声,从庐江郡治所舒县前来拜访。两人一见投机,推结分好,义同断金。周瑜劝孙策举家搬家舒县,孙策从之。这两个天赋儿童都是所谓“别人家的孩子”,孙策是“老子豪杰儿豪杰”,周瑜也是王谢以后,其堂祖父周景官至太尉,周景之子、堂叔周忠厥后(公元一九二年底)做到太尉,其父周异曾任洛阳令。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人,生于公元一七五年,本年(公元一九三年)十九岁。
孙策心中荡漾难平,道:“一与君同合适契,便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以老母弱弟委付于君,策无复回顾之忧。”
袁术也流了几滴眼泪,将孙策扶起,道:“伯符之心吾尽知矣。方今扬、徐交兵,恰是伯符建功之时,可暂入吾军中,待扫平广陵,吾将与卿共图丹阳,届时出兵西上,擒斩黄祖当驳诘事。”只字不提偿还孙坚旧部之事。
公元一八六年,边章、韩遂叛于凉州,朝廷任命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张温知孙坚之能,表孙坚、陶谦为参军事。平叛倒霉,任务不在孙坚,他被朝廷任命为议郎。
公元一八九年,诸侯讨董,孙坚也起兵,先是在荆州逼死刺史王睿,到南阳又杀了太守张咨,率兵进步至鲁阳,与袁术合兵。袁术表其为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此是袁术自行表任,董卓掌控的朝廷天然是不认的。
张纮见孙策忠壮内发,词令慷慨,深受打动,因而答道:“想当年周室陵夷,齐、晋才气应运而起;朝廷一旦安宁,诸侯则只能顿首归服。现在君担当父辈威烈,勇猛善战,若能索回旧部,出兵吴会,则荆、扬二州能够扫平,报仇雪耻也指日可待。届时据长江,奋威德,打扫群雄,匡辅汉室,功业毫不亚于齐桓、晋文,将流芳千古,岂止做一个外籓?方当代乱多难,若君想建功立业,得兵后该当南渡,吾将与老友前去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