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得诸葛刘备惊疑[第1页/共2页]
孙嵩见他不想多说,也便识相不问,但对即将被请来的诸葛玄充满猎奇。
诸葛玄放弃在刘表身边的大好机遇,埋头在故乡照顾兄长后代,再看刘表这几年的生长,担负荆州牧,牧守一方,若诸葛玄一向留在刘表身边,职位不会低于蒯良、蒯越、蔡瑁等人。诸葛玄捐躯不小。
孙嵩和张嗣目瞪口呆。
刘备听到诸葛玄三个字后,脑中阵阵轰鸣,前面的全都听不到了。
刘备遂问道:“如之何如?”
刘备打断他道:“可另有诸葛珪后代?”
孙嵩道:“嵩为青州别驾,亦有薄名,愿为明公往请刘子扬。”
如何会是诸葛玄?
诸葛玄春秋在三十五六岁,长相清俊,富有风仪,他叙称本身原为北军中候刘表属吏,公元一八八年兄长诸葛珪病逝于泰山郡,诸葛玄遂告别刘表赴泰山顾问诸葛珪后事,以后回到琅琊阳都故乡照顾扶养诸葛珪遗孀及后代,至今四年。现在诸葛珪宗子诸葛瑾年已十九,朴素厚重,两女一个十6、一个十四,贤惠知书,季子诸葛亮年十二,聪明过人,兄长后继有人。
诸葛亮面对刘备,毫不怯场,比诸葛玄和诸葛瑾还要天然,并且还勇于向刘备献计,起首先恐吓刘备,道:“刘公今据青州,虎视西方,看似雄豪,实在危如累卵。”
张嗣满头雾水地被刘备打发走了,孙嵩摸索着问道:“明公是又发明大才了?”孙嵩固然与刘备打仗时候不长,但对这个上官对人才的正视乃至痴迷是相称清楚了。
孙嵩劝道:“刘子扬即使大才,但青州初定,百废待兴,各项大事都需求明公定夺,明公怎可分开?且此去九江,须经琅琊、东海、下邳三郡,何止千里,一来一回将近一月,旷日耐久,万一有变,何故处之?若明公必欲得刘子扬,可拜托重臣前去,而不必亲去。”
去了那么久终究返来了!
刘备叹道:“卿可谓兄良弟悌、仁厚无双也!”
刘备一跃而起,抓住张嗣的手,急问道:“诸葛玄孤身前来,亦或带有家眷?家眷有何人?”
刘备忙命召见。耿奇自去请田豫。
刘备当即命耿奇去请田豫。耿奇刚出门又退返来,道:“主公,张嗣返来了!说有大事禀报主公!”
刘备饶有兴趣地共同他,问道:“有何伤害?”
诸葛亮笑道:“这个就要刘公帐下文武好好思虑对策了,亮一小童,如何能办此军国大事!”
《诸葛亮传》说的清楚:“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注释所引《献帝春秋》说“初,豫章太守周术病卒,刘表上诸葛玄为豫章太守,治南昌。汉朝闻周术死,遣朱皓代玄。”
刘备涓滴不觉,持续诘问:“家眷中可有其侄?”
刘备、孙嵩吃了一惊,忙问究竟。刘备是佯惊,孙嵩倒是真惊。刘备晓得董卓是死在本年,但不知详细时候。
刘备道:“汝速去请诸葛玄过来相见。”
诸葛亮声音稚嫩清澈,道:“青州地处海阪,如有仇敌驻兵于泰山、琅琊,则青州将被锁于笼中,局促难出,此一险;青州地狭人少,又近山海,不产粮食,而刘公穷兵黩武,耗竭民力,久而久之,百姓流亡,此二险;青州豪强大姓浩繁,而刘公大加诛戮,大姓大要恭敬,心中挟恨,兵变必生,此三险。有此三险,青州怎能得安?”
张嗣道:“诸葛玄之妻,其后代二人……”
刘备命耿奇调集武卫,筹办尽快解缆南下。这段时候另有些闲暇,再过一段时候就绝对抽不开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