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孙宾硕就任别驾[第1页/共2页]
简朴用过晚餐,刘备安闲扣问孙嵩昔年救济赵岐之事。此孙嵩平生对劲之事,遂娓娓道来。公元一五八年,赵岐侄子赵息忤怒寺人唐衡兄弟,遭灭族之祸,仅赵岐得以逃至北海贩饼,孙嵩见其不凡,遂载回藏入家中复壁中数年之久。赵岐在藏身期间,也没闲着,刻苦研讨学问,著《孟子章句》。唐衡身后,赵岐退隐,官至郡守、刺史。孙嵩名动天下,后也官至豫州刺史。
刘备深深见礼道:“余涿郡刘备,久闻孙公大名,恨无缘相见。今忝牧此州,岂可不拜孙公。望孙公不以备鄙陋,有以教之。”
刘备目视孔融。
孔融大惊,回顾刘备。
刘备命厉锋校尉陈禄及参军议陶俊留在朱虚措置黄巾妇孺迁徙之事。朱虚多丘陵,难以安设如此多的人丁,刘备决定将其迁徙到梁邹四周平原。陶俊字子逸,琅琊莒(音举)县人,刘备破徐和后,陶俊单身来投。刘备与语,大悦,暂用为参军议,置于摆布。
孔融劝道:“当年太公以八十之龄尚能拜相,孙公年未至六十,岂可言老?刘使君以匡扶天下为己任,企图复兴汉室,青州正其底子之地。现在海内沸腾,盗贼四起,青州亦水火涂炭,孙公若不肯出山,奈青州百姓何?奈天下百姓何?”
刘备赞叹不已,直起家道:“备初临贵州,常怀惶恐,担忧不能清平此州,为重兴汉室尽一臂之力。今州别驾一职尚空,备大胆请孙公屈就此职。孙公可愿互助?”
孙嵩一席话固然简朴,但涵盖盐政、农政、讨贼、豪强、荐才五个方面,特别是荐刘政、太史慈,更是目光独到,超出孔融以外。
刘备执意不肯,孙嵩遂请刘备南向坐,本身离席下拜道:“嵩拜见使君。”
刘备一众不回朱虚,直接去北海治所剧县,先在孔融引领下拜见北海康王刘澄,执礼甚恭。刘澄本年五十一岁,头发斑白,老态毕现。他早被黄巾民乱及各种贼乱给吓得胆破,前些光阴蟊贼吴载占有剧县时,刘澄也曾虚与委蛇,得保性命。今见刘备作为一方诸侯,向他施礼,也赶紧行礼,谦谢不已。
孔融忙引见道:“此州使君刘公玄德是也。特来拜见孙公。”
孙嵩道:“青州东西狭长,东部多丘陵山地,又近大海,倒霉于耕作,能够渔猎晒盐,以收其利;西部则为平原,农田经贼乱多破败荒废,可募民耕作,以蓄粮谷。北海、东莱山贼剽悍,但多为饥贫而至,使君若能以粮食地步招之,必定弃刀来归。郡县多有豪强大姓,若行征辟安抚之策,与之共牧此州,此后根底安稳,人才不穷。州里贤士豪杰层出,想必孔相已有保举。嵩特举两个后起之秀,一是鄙郡刘子纲,有勇略雄气,今随邴根矩避地辽东,二是东莱太史子义,因获咎前任青州刺史张稚珪,也在辽东避祸。此二人固然学问不佳,但皆勇武知兵,乃大将之才。”
自孙嵩家出,观者云集,皆羡慕道:“刘使君与孔府君列于摆布,骑马扈从,若俺有孙宾硕这等荣光,死而无憾!”有识之士皆道:“刘使君礼贤下士,乃至于此,真明主也!”刘备之名遂从幽州武夫转为北疆君子,自安丘向外快速鼓吹。
刘备道:“公父老,何为不能坐也?”遂安排孙嵩坐车,自与孔融骑马列于摆布。众将随后。
孙嵩不回礼,拒道:“嵩村夫野老,何能教于使君?且请回。”
孙嵩不得已,只得道:“既然刘君不以嵩老朽无能,嵩捐此残躯以助刘君罢了。”
大师重新入坐。孙嵩感慨隧道:“人道闻名不如见面。使君可谓实至而名未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