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索贿[第2页/共2页]
李邵未想这寺人如此无耻,见钱眼开到顶点,但是他可不吃这套,毕竟一小黄门尔,他乃是一州刺史,刺史州牧罢除,处所上他便相称于封疆大吏,何惧这年青寺人。
巧得是,这圣旨和私信但是同日到的他手中,当时就让他两难,毕竟这是天子家事,本身若偏袒,今后被人查到定是难办。别的,段颎投奔寺人一事,令李邵讨厌,不想与其牵涉,但袁隗信中唆使本身又不能不办,李邵曾与袁氏有旧,欠袁氏情面,虽不算其弟子,但渊源很多,是以非常头疼。
遍及两汉,贿赂索贿之风骚行,不说西汉,东汉名流贪污者也很多。
雒阳到邺全程两千余里,小黄门一行因旨意告急,加急赶来,旬日赶到也算敏捷。本日刚到邺城。李邵接完旨意,这小黄门便语气诡异,稍久,他才了然其人是来索贿的。
汉朝不似后代,信息通报不易,天子旨意即便快马加鞭,也需光阴。这日,邺城里,冀州刺史官署里,刺史李邵正与一寺人小黄门周旋。这小黄门与其同姓,名曰李超,是雒阳派来传旨的。
李邵当然晓得小吏意义,摆手道:“罢了,勿需为此人费心,汝且传令,派兵护送渤海王一行人等去京师。记着,需派亲信之人,严加庇护,切不成慢待渤海王。”
随即,取来笔纸,提笔写信,半响方完,细细查验一番,便命亲信家仆敏捷送往雒阳太尉李咸府上。
比方已故的东汉闻名的经学家马融,其出身扶风茂陵马氏,乃建国功臣后嗣,东汉名将马援的侄孙。自从马援的女儿嫁给汉明帝为皇后以后,马家便繁华发财,与光武帝的母家樊氏、妻家郭氏与阴氏合称东汉的“外戚四姓”,子孙世袭侯爵,合称“四姓小侯”,被蔡邕誉为“婚姻帝室,世为名族”。厥后樊、郭两家因各种启事式微,马氏则与南阳的阴、邓门阀以及关西三辅一带崛起的窦、梁门阀又被世人称为五大外戚家属。东汉立国直到桓帝期间,六位大将军有五人出自这五大师族,而十一名皇后中,他们运送了九人,此五大世族当时皆为天下第一流门阀无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