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汉末沉浮记》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四章[第1页/共3页]

就近的雁门太守对韩易等千里迁途而来的二万余人,不见有甚么安设援救事件。几近是不闻不问,事不关己的模样。反而是远在太原的并州刺史张懿,却不竭的派人送粮送物来援。两相一比,顿觉并州刺史张懿的高贵来。

刘备一时心慌,咬咬牙后伏地拜道:“刘府君,前人云:主辱臣死。翼德为我受辱之事而欲寻韩县长刺之,此乃虔诚义士也。备固然鄙人,却非势穷就出售义士之人。今翼德为我之事而犯法,备身为其主难辞其咎。备甘心与翼德同罪,还请刘府君将备与翼德一同解予韩县长罢。”

刘琰大惊忙礼拜道:“哦,这韩易如许大的名声,我在代郡如何不知?还望贤士细细说来,琰愿闻其详。”

刘备皱眉沉默不言,鲜于辅望了望刘备后,俄然呵呵大笑,说道:“这韩易韩明远不但不是叛贼,反而是我渔阳郡的擎天玉柱。若非年前韩明远不在郡中,又岂会有祸及全部幽州的张氏与乌桓之叛。”

一向送行二十里地,颜良领着数十骑,摈除着五百匹韩易所赠送的鲜卑战马,再三拜辞。并叮咛暂留雁门等侯朝庭封赏的文丑,要好生的服从韩易之令行事,这才与人打马而去。

代郡都尉点点头道:“不错,渔阳全郡己陷,这韩易又非从南面而来,想必是在他接到调令后,尚未前去太原榆次上任,就被贼人所俘,而曲从了贼人。此次前来不是为了寻仇,实际上是为了夺城。寻仇,不过是在夺城失利后的借口罢了。”

刘琰闻言后大叹,幸亏没有出兵与韩易一军交兵,不然非铸成大祸不成,代郡兵马,那里会是韩易军的敌手。后又带有责备的语气问道:“玄德,韩明远夹寻你报仇之事,到底为何,你需从实说来。”

韩易大怒,心知是中了刘琰的缓兵之计,可又不能真的拿刘琰如何,加上渔阳人鲜于辅兄弟在此中说项,韩易只能无可何如的临时放过刘备。刘琰故意留下韩易暂守代郡,韩易哪有表道理睬于他,因而领着两万余犷平县民转道雁门郡而去。

刘琰将先前之事一一道出,莫了问道:“二位贤士,你们在逃离渔阳郡时,可曾晓得这韩易是否从贼。玄德,你也说说,这寻仇之事是真是假。”

别人投之以李,我报之以桃。加上张杨又是在中平元年,九门县之时的旧识,相处非常镇静,韩易因而风雅的送出千匹鲜卑战马,以谢并州刺史张懿与张杨之恩德。后又从张杨处得知,张懿是张杨的族叔,韩易更是欢乐,今后若在并州为官,将非常的安闲了。

不一会,两个三旬摆布的文士武官抢先而行,身后跟从着一名二十岁出头,长臂大耳着华服的奇男人。恰是鲜于兄弟与刘备连袂而来,在瞥见城下之兵时,皆是眉头大皱。三人与刘琰见礼以后,性急的鲜于银就出言问道:“刘府君,城外之兵是那里来的?好严整啊,倒是少见的很。”

鲜于辅抚须笑道:“这还得从客岁的鲜卑掠境之事提及……本觉得韩明远已经死在了鲜卑山中,不料又返来了。韩明远如果早返来两月,加上其素与张氏反面,张氏惧于韩明远之威势,必不敢生乱,乌桓也不敢背叛。”

等行至雁门郡时,韩易又派出为鲜于辅所保举,到韩易麾下为吏员的蓟中人徐邈,前去雁门太守处借道。不想刚满十七岁的徐邈从雁门太守处回转后禀告韩易,朝庭因韩易之妻公孙璎的上奏,误觉得韩易己死,太原榆次长一职己在两月前转授给别人了。韩易不得不率众逗留在雁门郡与代郡的边疆崞县以外,上奏本身在鲜卑地的统统行动与功劳,以及迁途犷平县民至并州一事,等待朝庭的新调令。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