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急返西河[第1页/共3页]
韩易因而拱手拜道:“建阳公这是欲要与韩易做媒么?如果此女的脾气不差,易应下便是。”
杨理苦笑道:“杨某学习刺客之道,就是欲效仿专诸、豫让、要离、聂政、荆轲等古之刺客闻名天下。而将军所说的这些事,却难以闻名天下……”
艾科惊诧无语,又不知韩易的至心实意,只能伏首求赦。
韩易面色一沉,按剑喝道:“甚么撑控?甚么天下?你本日不给本将说个清楚明白,本将要你难以生出此门。”
韩易思及在雒阳时久,城外的三千铁骑耐久在此,恐遭人忌,还是早走为妙。因而当日便上奏朝庭,说要回到并州西河郡上任理政去了。在获得朝庭的同意后,韩易就筹办于第二日一早拜别了。
艾科一怔,当即笑嘻嘻的拜道:“本来鹰扬将军是讨厌小人阉割了您所献出的良驹啊,此事就算小人不为,也自会有报酬之。如果鹰扬将军只是因为此等戋戋小事,便弃了小人这管仲、桑弘羊般的敛财大才,小人窃觉得将军有些不智了。”
杨理细细一思,摇点头,仿佛还真没几个能叫着名的。韩易又道:“但是张子房在年青时,也只是一名一意寻始天子复仇的刺客。而后却从刺客的身份,窜改成高祖天子的建国谋士,这不一样能够闻名于天下么。刺客,不过只是一勇之夫;谋士,才是真正让世人所称道的良才啊。”
韩易呵呵嘲笑道:“本将麾下的贤才颇多,却用不了你这专擅阉割之事的大才。以是……”
艾科深吸口气,面庞一肃,方才拱手说道:“小人在阉割战马时,俄然想到,鹰扬将军不费朝庭的一兵一卒,就安定了南匈奴。南匈奴现在是如何的情状,朝庭无人在西河郡,几近无从得知。”
杨理一怔,问道:“将军以为杨某还能够善于行他事么?”
杨理佩服道:“杨某鄙人,只能尝尝看,有无窜改的能够了。”
韩易笑道:“自先秦始天子同一天下以来,以刺客刺杀政要之事渐无,更多的是在朝堂之上行政争之事。可说刺客此时早已无用武之地了。你可听闻过,自有汉以来的三百年间,可有何刺客能媲美古之刺客的?”
韩易冷哼一声,收剑说道:“你确切很聪明,能从点点蛛丝马迹就能猜到,南匈奴人尽在我的撑控当中。”
在近百年来,汉军的战马根基上是从与北部大漠中的鲜卑、南匈奴与乌丸人商椎所得,代价极贵。加上胡虏们的严格节制,使得中原骑卒在日渐减少,很难见到超越三万骑的庞大骑军了。
韩易忙接过笑道:“岂敢,岂敢,挞伐南匈奴一事,本就无几分胜算,朝庭有所保存,也属普通。易怎敢见怪建阳公。易当初也只是心宠爱妻之逝,而愤恚上头,一意寻南匈奴人复仇罢了。此时想起当时叛军的威势,易还阵阵的后怕呢。”
“南匈奴人既在掌中,那兵事方面将尽操之于将军之手,如此将军就起码有五万骑以上的突骑了。有如此多兵马在手的人,极少有忠贞不移的。西河郡地近河东郡,又近河南郡,五万轻骑可于数日之间齐至雒阳城外。而城外的三千铁骑,便成为夺门先登了。营中的上千士人,便是安抚司隶各州的文吏了。”
深夜,杨理前来拜见,说道:“杨某善于刺客之术,然在鹰扬将军的手中,仿佛并无用武之地,故意求去,还望将军应允。”
韩易忽而立起,面色勃怒,不说那管仲互助齐恒公于春秋首霸,乃是名传千古的一代名相。就是桑弘羊,那也是剥削资财以加强朝庭国力,为武帝击败匈奴而立下赫赫大功的功臣。韩易怒道:“你有何能?敢自比管仲、桑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