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争之世[第2页/共3页]
倒是丁原,固然没有完整掌控全城的城防,倒是因在京师守关多年,识人很多。现在好歹又是执金吾,是以被别人所看重,每日到别人府中聚宴,其乐融融。
韩易一怔,游移的说道:“鲍兄曾是西园八校之一,比起我也不差多少,我怎敢用鲍兄为吏?”
“光武天子干不成的事,先人就更干不成了。以后的天子知世族势大,因而想出了用寺人来把握大权,对抗世族的体例。寺人的权力来自天子,所行所为完整不顾忌甚么。以是才气与世族斗了个不相高低。但是本朝的天子多早逝,因而有太后听政,这就给了外戚的机遇,让外戚也有了把握权力的机遇。”
鲍鸿点点头道:“传闻是先以袁氏故吏董卓,偷偷拉拢南北二军与西园军中的校尉、司马,再由董卓以兵势相逼,看看朝中的虔诚者是谁?再设法一一的撤除。再由袁氏故吏把握朝权,终究行废立之事,威震天下。”
韩易想了想后,这才说道:“如许吧,西河还缺一郡都尉之职,车骑将军已亡,朝庭不定会派人前去掣肘于我。别人去不如鲍兄去,我设法使些财帛,为鲍兄打通此职如何?”
鲍鸿笑道:“恰是,袁氏想独揽朝权,其他世族又如何肯甘心,有所行动也是再所不免的。只是在我看来,丁建阳此人有些浑浑噩噩,只怕他们的期盼会有所落空啊。”
韩易恍然说道:“本来如此,难怪岳丈大人在这几白天常于朝中大员的府邸中聚宴。想是他们也模糊的有所发觉了。”
鲍鸿说道:“以是我说,就看明远你是如何作想的了?”
本来韩易是要杀吴匡与董旻为何苗报仇的,但吴匡于第二日一早就死在了大街之上,董旻又躲进了其兄董卓的城西大营当中,一时也无可何如。韩易不乐,只能隐伏下来,冷眼旁观京中的统统事物。
韩易沉重的说道:“如果袁氏,只怕会能胜利吧。”
韩易又是一惊,问道:“传闻当真?”
韩易问道:“那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
太后的诏令已下,韩易也无体例,唯有策马前去接下召令,又令文丑与楚护领兵退出城外,与四万北军一起,一道至邙山立寨。
只可惜何苗早逝,太后又刚遭畴前的亲信寺人叛变,二兄皆亡,以是也并不信赖自已。不然的话,自已在朝中与宫中如何会没有半点的职位可言。
韩易笑辞道:“鲍兄当初不以我贫贱,与我兄弟订交,本日我岂敢在鲍兄面前称大。”
鲍鸿指着韩易笑道:“明远你还真是当局者迷啊。贵岳丈丁原丁建阳手握三万未去的并州郡兵,又以执金吾的身份执掌北军五万雄师。加上明远你的一万雄师,这九万雄师便是对抗袁氏与董卓的最大依仗啊。”
鲍鸿哼哼一笑,说道:“那就看明远你如何做想了。”
这日,鲍鸿来到了韩易营中拜见,韩易有旧友来访,天然欢畅,将鲍鸿迎进了营中喝酒闲谈。
鲍鸿捂嘴笑道:“呵呵呵,只可惜袁氏健忘了一事,那就是在他们把人当作棋子时,这棋子会不会甘心的任其摆布。”
韩易心中暗恨,二十里外,都快退到邙山了,这较着是不信赖自已与丁原嘛。大家只许领兵三千入城,这就是叫统统人在城中都不能构成大威胁。
鲍鸿鼓掌笑道:“恰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