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太平道教[第2页/共3页]
自已如果只求得一份斗食的小吏之职,或还好说,只是若想要求得一份百石以上的官职,那是不过白日发梦,决不成能。但是戋戋的斗食小吏,又岂是我付薪付介之之志向。
直到克日身无分文,被凭租的屋主驱出房门,付薪才不得不奉告自已,这天下终不是泛博布衣百姓的天下,而是世代为官的王谢望族世阀的天下。
能让天下百姓对其心折口服,能让麾下教徒唐周、马/元义对其虔诚非常,一脸恭敬之情,这张角或真有很多可取之处。再想想承平道信徒遍及天下,此中或真有很多达官朱紫,如果得张角之荐,或者……
东汉光和六年秋,公元一八三年秋。
“特别是本年正月,天下疫气横行,我师亲身领数百弟子四周散施符水,大发慈悲,为天人病人治病,不到2、三月,天下疫气顿消。大汉十三州之人,家家皆奉我师大贤能师之名……”
来到火堆旁,顿时感遭到阵阵的暖和,不等付薪上前向两人伸谢,反倒是肚子先收回了阵阵的空鸣抗议。付薪不由好一阵的难堪,嘴边的扣问,反而说不出口了。
正踌躇着要不要上前去处仆人家借火烤烤,便听到一个驯良的声音唤道:“有客孤身远来,可愿前来一述。”
付薪大喜的搓地盘为香,下拜叫道:“师父在上,请受弟子一拜。”说罢,连叩了九个响头,行那拜师之礼。
付薪赶紧接过,连续猛灌了数口,才意犹未尽的说道:“多谢,鄙人汉中成固人氏,付薪付介之。敢问两位道人如何称呼?”
马/元义倒也无碍,和蔼的向付薪讲解了一下承平道之教义,反倒唐周不岔马/元义讲解之简明,再次说道:“我承平玄门信奉中黄太一之神,教主大贤能师,乃是天降之神君,手持仙书《承平要术》,有呼风唤雨,移山倒海之能。以代天宣化,普济世报酬已任。是人间千年可贵一见的忧国忧民之活神仙。”
付薪点头盛气的说道:“那是西楚霸王不识人才,最后高祖天子若非以全军之责委之,淮阴候还不肯退隐高祖天子呢。不然,又哪来大汉江山四百年的天下。”
付薪面色稳定,不知就不知,何需故作晓得。
马/元义劝道:“有才之人,就如置于布袋当中的铁锥,迟早有一日会冒出尖来的。能够小兄弟一开端所求之职太高之故。昔日淮阴候韩信,不也是从做卫士做起的么。”
三人直至深夜方才意尽而眠,第二日一早,唐周送给付薪两枚金饼,充作盘费,三人之才分离告别。
付薪一阵欣喜,抱拳说道:“固所愿也,只怕惊扰了仆人。”
马/元义与唐周哑但是笑,唐周说道:“大丈夫活着,当到处为天下之百姓着想,这才不愧为男儿堂堂七尺之躯,又怎能只顾及自已一已之私利,或看职务之凹凸行事。要知每个职务,都有每个职务之用处。”
唐周哈哈大笑道:“好,好,既然你愿入教,那我便……马师兄,你瞧……”
付薪摸摸空洞水响的肚子,咬牙而茫然的朝着东方行去。付薪亦不知自已要走向何方,只是本能的想阔别雒阳这悲伤郁愤之地。
唐周也是大喜,忙扶起付薪,接着又向付薪讲诉了一些更加详细的教义,与教中的一些职务之分。特别让付薪晓得,教中除了张角这大贤能师以外,另有两位良师,或称大医,乃是张角之弟,张宝与张梁二人。其下是八大弟子,号为风雅,马/元义便是此中之一。又其下是三十六方之渠帅,各领教徒近万人之众。唐周固然年青,亦是张角之亲信弟子,职位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