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混战之始[第2页/共3页]
韩易摇点头道:“你只知曹孟德麾下之兵力,却不知其为人志向如何。吾素知孟德心胸弘愿,又闻许子将暮年曾评其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暮年其在袁绍麾下混迹,其才不显。现在他有了一州之基业,三十万之雄兵,又身处于乱世当中,必不会甘心听令于袁绍的。他与袁绍之分,就在面前。”
“主公既潜意里以为曹操乃是大敌,却不知曹操会如何的对待主公?如果曹操以为主公乃是其篡夺天下之停滞,说不定他会破釜沉舟的强袭主公。主公还需谨慎防备才是。”
韩易的檄文一出,顿让方才大败而回,身在九江筹办休整的袁术心惊肉跳,大为慌恐。说来,袁术还向来未与韩易正式对阵过,但韩易与董卓西凉军的数次作战皆在袁术附近,以是袁术深知韩易军的气力。此次听闻韩易大起三路之兵,统兵五万五千来攻,顿生心若死灰之念,就欲弃寿春城奔阴陵而去。
张勋、桥蕤、纪灵等大将急止道:“主公,韩易小儿不过是戋戋嫯婿子,固然占有豫州之地,亦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主公一向对其谦逊有加,现在他竟敢统兵来进犯主公,实在欺人太过。肯请主公拔于我等3、五万人马,我等必为主公取其首级而返。”
颍川与陈国两郡也垂垂的安然了下来,颍川诸士豪亦从汝南迁回了颍川。只是他们的态度非常暖昧,见韩易也具有治政之能,非董卓那般的残暴鄙革,虽说不是非常优良,但也算是良吏了。即使放在乱世,韩易的治政之能也算是中上之选。
韩易还因本身也是被收养的启事,在每县还设有孤儿营,专门招收无亲的孤儿与弃儿恩养,这将是韩易将来军中的大部武官侯选。不过孤儿营也并非全都是孤儿,另有如高达、吕蒙那般的在职官员后辈,也在此中练习学习。他们将在十八岁以后完整的毕业参军参军。
既然韩易无能与袁术争夺士人之心,那便与他争一争百姓黎首之心了。当年的陈胜、吴广与厥后的绿林、赤眉都不能很好的操纵百姓黎首之心。韩易此时想试上一试,看看这百姓黎首之心是不是真的毫无用处。
袁术游移的问道:“以是曹孟德必会向他方攻略,以取他方的粮响来恩养黄巾。只是,我听闻曹孟德向与韩易小儿相善,只怕他不会攻打豫州,只会攻取陶谦的徐州之地吧。”
杨理听后眉头紧皱,说道:“从兖州传回的动静,说比来曹操四周召贤纳士,已有很多的贤士相投,其麾下文有荀彧、程昱、戏忠、枣祇、满宠、吕虔、毛玠,武有夏侯敦、夏侯渊、曹仁、曹洪、邱瑞、乐进、于禁、典韦等,可说文武之才兼备。”
袁术顿时来了兴趣,忙问道:“哦,这又是为何?”
“曹孟德?”袁术不解的问道:“我方与其大战数场,他肯会前来助我?”
杨弘说道:“新的兖州牧曹操。”
杨理拜道:“主公,兖州曹操在大败袁术军以后,便自称兖州牧,麾下兵马极多,那陶谦曾与袁术一同派兵侵入过兖州之地。他虽是袁绍之属,可此时该当也有了自已的心机才是。主公向与他亲善,何不请他打击徐州,拖住陶谦。”
何况身为一方主君,晓得如何利用人才,才是最强的本领,自已理政,那是下下之选。因而对韩易也产生了一种报效之心,想试看韩易的将来如何。只是文人特有的矜持,让他们放不下身架来,但愿韩易能再一次征辟他们。只是韩易此时正在调派兵马,筹办攻伐袁术一事,临时无空理睬他们。
袁术稍稍答复胆气,正欲命令由三将率兵抵抗。谋士杨弘急止道:“主公不成,诸位将军的胆气固盛,但他们的才气最多与之相仿,我军方才新败,士气大沮,恐怕难以破敌也,还需从内部寻求援助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