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汉末沉浮记》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九章 黄忠出击[第1页/共3页]

黄忠捎了捎白发,心中颇感坚难。自已年幼参军,从一小卒做起,一向到三十六岁时,才因跟从南阳太守秦颉讨伐黄巾有功,升任至郡兵司马的职务。也恰是那年,自已才东风对劲结婚生子的。不想以后,就堕入了人生的低谷。

但是黄忠年幼便及参军,至今已有二十余载,所习之刀技多是来自军中各个擅刀之人的技法,最擅阵战。黄忠将之统合后,自成一格。刀技沉稳松散,能力隐而不露,先守后攻,五十回合后,夏侯惇便有不支之感。

公然在接下来的光阴里,南阳方面的荆州兵,日夜在鲁阳城内、城外闭营不出,只见有流水般的民壮来往运送着物质,只是不见荆州兵的收支。听闻入侵汝南边面的复阳、西阳两地的荆州兵亦是如此。

“一万六千一百人的雄师,纵有不对,也很多于一万五千人。加上犨县的一万五千雄师,统共是三万人。”黄忠喃喃的说道。

黄忠见夏侯惇切身在前冲阵,因而指着夏侯惇叫道:“何司马听令,但看老夫斩杀此獠后,全军压上。”说罢拍马舞刀,领了五十骑亲战夏侯惇。

探马禀道:“听闻是曹操的族父,不过年事尚青,只要二十余岁。”

“犨县方面的荆州军大将乃是蔡瑁,我在南阳时就多闻其名,可谓文武全才的良将,不成为敌。但鲁阳方面的荆州军大将倒是邓济,仿佛是南郡秭归县的大族后辈。以往从未听闻其名,应当是单凭家世上任的纨绔后辈。荆州之地多豪杰,或许他也是文武全才之人,但不试上一试,自已又如何心甘。”

看着黄忠眼中的寒光,夏侯惇刹时转醒。身为一起大将,如果因报仇而被阵斩,岂不惹人发笑。就是主公曹操也常警告他与夏侯渊:“为将当有胆小时,不成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

黄忠与尹离计议道:“夏侯惇已然败走,其部多丧,不能复来也。现在颍川郡中已安,目睹曹操分兵围攻阳夏、西华、陈县,此三地离我只要两、三百里之地,数日可到。何无引颍川之兵攻袭厥后,只要击破一地之军,我军当可转危为安也。”

此时颍川郡的南北两面,面对着四万余敌军的侵袭,直叫黄忠与颍川都尉尹离慌乱不已。幸亏颍川都尉尹离自跟从主公后,见多识广,一眼便瞧出刘表的两路雄师只是对付差事,并无主动入侵颍川、汝南之意。

又战数合,夏侯惇强攻数招,虚晃一枪就走。黄忠也不追逐,挂刀取弓箭,大喝一声:“夏侯惇,吃我一箭。”

韩辅国将军果然如传说中的那般,提拨人才从不计出身,只计算才气。在田校尉的保举之下,也不详问自已的过往,当场就任命了自已为校尉一职,还是统领五千雄师的实职。现在更将颍川一郡的守备之责交与自已,怎能不让自已如履薄冰的,日夜战战兢兢,视韩辅国将军为自已的再生恩主。

无所谓了,毕竟尹离都尉才是主公的老臣子,而自已倒是新近之臣。尹离都尉跟从主公多年,建功无数,才得颍川都尉一职,而自已才在阳翟城下一战,就提拨为主战校尉一职。任谁也是心中有火,看新近之臣不爽。

黄忠默思半晌,才果断的说道:“元俭司马,你速回父城,传令何曼司马在昆阳城头多立旗号,利诱犨县之军。将城防交由昆阳尉保卫,然后尽起兵马于夜间来此。老夫要夜袭鲁阳。”

探马回报导:“是曹操麾下校尉曹瑜。”

黄忠在颍阴城中歇息一夜,第二日一早又直奔许县而去,半途正遇引军前来报仇的夏侯惇部。黄忠兵少,临时撤退数里布阵,夏侯惇紧追不舍,更亲领百骑在阵前抵触。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