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牧守豫州[第2页/共3页]
公孙越拍腿大呼:“够了够了,我归去后也不做别的,只为兄长卖力屯田一事,来岁秋收以后,必不叫兄长再为赋税之事而忧愁了。”
韩易大笑道:“巧了,我当年在犷平县时,获粮颇多。厥后因鲜卑入侵一事,而被我藏于燕山当中。厥后又逢张举张纯与乌桓之叛,始终没有取出。恰好留给伯珪兄长做迁民与屯田之用。”
公孙越大喜,问道:“明远在燕山当中藏粮有多少?”
另需置大中正一人,掌批评人物,以定其高低。韩易本来意属许劭许子将,但许子将一闻韩易所任用之人,便不屑的回绝了。韩易无法,只得空缺,让功曹处置和好有空时暂兼。
公孙越应道:“看来明远之策,是刘使君与兄长两边之策的连络,只是他二人都是刚强之人,也不知听不听劝。不过刘使君常以粮响之事来威胁兄长,让兄长非常不满,此番应邀前去青州安定黄巾,也是为了青州黄巾所劫之赋税罢了。就是不欲经常让刘使君以赋税来威胁住。”
公孙越迷惑的问道:“不知明远有何妙策?”
韩易笑道:“伯珪兄长此时不是在青州弹压黄巾蛾贼吗?可让他大量的捕获人丁,一齐将罪民迁往右北平、辽西等地安设。以一千户为一屯,四周开荒垦植。虽无多少畜力,但每户也能垦植5、六十亩摆布,北方一亩可得粮一石五斗摆布。与民五五分红,一屯可得粮四万石。伯珪兄长麾下有三万雄师,只需二十余屯十万之民就充足供应雄师所需了。如有二三十万民屯田,伯珪兄长又需惊骇何人以赋税威胁。”
公孙越点点头道:“可不是,越是剥削,兄长越恼。偶然还想劫夺百姓补给,幸亏被我劝止了。我只怕他们两边哪日会大打脱手,那可就不妙了。只可惜明远不在河北,不然以明远之善于垦植之能,兄长哪会因赋税之事而忧愁啊。”
至此,韩易共占有了汝南、颍川、陈国三郡之地,与西河、定襄、上郡等郡的飞地,另有河南郡雒阳四周的数县之地。此中汝南人丁一百四十五万,颍川人丁三十二万,陈国人丁九十万。共四十七万户。
不两月,谢甄就跑回汝南,肯求韩易夺职其颍川太守之职,韩易忙问启事。却本来颍川各县县令多数不听太守之令,更有人上书说谢甄德行废弛,不配为一郡太守。
又以艾科为豫州牧别驾处置,乐彭为治中处置、和好为功曹处置、应玚为簿曹处置、言平为兵曹处置、瘐乘为郡国处置、陈化为文学处置、刘辟为武猛处置、李术为督邮、唐光为主簿、高区为帐下督、黄邵为门亭长、张熹为书佐、谢奂为计吏等。其他佐官都有任用。
韩易说道:“妙策谈不上,能够拉一部,打一部。顺服听令的乌桓人就赐与犒赏,桀傲抵挡的就予以打击。至于让乌桓人入关来安定内哄,还是不要了。乌桓人一入汉地,必掠汉报酬奴。只要统御乌桓突骑的主官一松弛,让乌桓人有大量的汉人仆从后,其部必定强大,久后必为我大汉之大患也。”
公孙越忙问道:“哦?但是右北平、辽西等地人丁希少,而繁华之地皆在刘使君的统领之下,屯田之法只怕毫无所得吧。”
若所任之上官的号令有错,可在公布后的一月内提出或上书斧正。若上官不改,则需在履行之时上书州牧府,在州牧府未下文改正时,需得遵循下级之令行事,不但是视为渎职,以夺职了事。但如有本地的士豪清议时政者无罪,但诽谤、传谣或无端禁止与挑起民乱者,皆以徒、囚、坐、诛之罪名罚之。